拿到了付秋風的照片後,周存彥回到了現代將事情原原本本說給了杜春琪。
“做得好,就該這樣做。”杜春琪支援自家老公的做法,“那種人早就該遭報應了,她多在外面晃悠一天我都不放心,就怕她那你下手。”
雖然明知周存彥隨時能夠回來,杜春琪仍然希望他在那邊有一個安穩平和的環境。
“對了,你上回不是說鄧希賢回來了嗎?我給他準備了一箱方便小火鍋。”杜春琪指著陽臺上的一角說。
“上回見他時他還年輕呢?”她不禁想到1942年的見面場景,有些懷念,“我記得他極愛吃麻辣味的食物,你給他帶去。”
周存彥苦笑,“老婆,我們認識的是那個世界的鄧希賢,這個世界的鄧希賢可能不認識我們啊!”
杜春琪頓時有些索然了,“隨你怎麼處理吧!”
周存彥笑笑,購買了一批針孔攝像裝置立刻給魏明送了過去,在明白如何使用後,魏明沉默地走了。他的氣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炮仗,一點就燃,現在看著沉穩許多,然而一旦注視他的眼睛就能夠發現其中隱藏著跳躍的火焰。
那是一種可以焚燒一切的火焰,被牢牢壓制在眼中。
如同一罐燃氣,他現在不停得往裡面注入燃氣,終有一天會爆發出來。
修照片還需要幾天的時間,不是周存彥找的人專業水平不夠,而是要將照片改成那樣也需要創意和專業知識的。為了修出的照片更為逼真,魏明提供了一份詳細的死亡原因和照片。周存彥找了一個名法醫同美工一起商量著修,力求完美。
寧願慢一點,也不能讓人看出漏洞。
第一張照片到手,魏明看著照片滿意地點了點頭,問,“底片能造假嗎?”一句話問懵了周存彥。
“我問問去。”他只好說。
魏明點了點頭,對周存彥問誰不感興趣。
待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周存彥立刻追加款項,讓將所有底片都做出來。
魏明收到一張照片卻並不急著發出去,一則是因為英國使團即將到達,這時候國家一定要平穩;二是必須做出鐵證來,讓她翻不了身;三是積攢更多照片、影像資料造成規模效應。
一張可以是假的,一箱子呢?兩箱子呢?
誰要敢包庇他魏明就敢將照片發遍全天下!魏明惡狠狠地想,面部猙獰。
此時,魏明臉上掛著冷笑,看著手上的材料,這段時間他沒有閑著,聯絡了一些有識之士調查各個事件,務必讓照片、影視資料、證人、地點等全部對應的上。
看著手中的資料,裡面字字泣血,他不禁有些感謝周存彥,若非他有特殊手段自己恐怕只能將將自保,哪裡有機會力挽狂瀾,拯救萬民?
想到此,魏明的眼中似乎湧出了一股血色,他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若是下地獄能夠結束這場災難,他心甘情願!
照片還沒修改完,中英全面建交的事已經提上了日程,人們的眼睛都在關注著英國方面的反應。因為香港在淡水、食物、電力、煤炭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中英雙方從49年開始就在商談建交事宜。但一直處於半建交狀態,在1971年4月達成一定的全面建交共識,英國方面本來一直保持著驕矜的態度,然而尼總統訪華徹底打亂了他們的步伐。
中國在恢複聯合國席位的程序中已經不在迫切地需要英國的贊成票,手上的籌碼越來越少。而尼總統還雪上加霜幹了件特別不厚道的事,他一再要求英國延緩對華談判,自己卻瞞著英國秘密訪華,一直到尼總統訪華前35分鐘才收到美國的通知。
這讓英國幾乎將手上的牌輸得幹幹淨淨,立刻決定放棄了利益有限的淡水領事館,全面和中國建交。
新上任駐華代辦艾提斯攜團來華磋商並且盡可能的爭取擴充套件對華貿易,鄧希賢以國家副總理的身份接待了艾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