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姐,如果沒有別的什麼事您先去村長家休息休息,明天一早我叫娃娃們送你回去。”杜春琪溫聲說。
和曹存詠等人告別後,垂頭喪氣的離開了小高莊。
相比甘棠的鬱悶,曹存詠一家人倒是如魚得水,薛湖鎮的文化人不多,能用的幾個工作都排得滿滿的了,從金生財的怨念就可以看出來了。自從金潤來了小高莊還一次家都沒回過,沒時間。金生財思兒心切,只好拖著笨重的身體自己過來看一看。
按理說糧票的版面都是現成的,印就成了,這個簡單,工人們學得挺快。
接下來是切割糧票,只要心細也不難。
然而讓金潤沒有想到的一關是數糧票打捆,這一關出的錯是五花八門,有卡在19的,有卡在33的……總而言之,能夠一口氣不出錯的數到100的,整個印刷車間只有他一個。
為此金潤幹脆辦了個數字學習班,收效甚微。
好在杜春琪又將曹老爹派來了,曹老爹揹著手一看,搖頭晃腦,“這個簡單、這個簡單,吟誦是背誦的竅門,來,都跟著我的調子來一、二、三、四……”
吟誦金潤倒是知道,可還是頭一回見人吟誦數字的,每家吟誦都會有些自己的特色,曹老爹的特色是一段上揚、一段中平,一段下沉,每隔幾段還會有一段特別妖嬈的拖尾,聽得金潤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誰想到就是他以為無用的吟誦讓工人用了3天時間都熟練的數到了100。
聽著工人們忽而短促,忽而悠長,忽高忽低在車間中數糧票打捆,金潤默默的出了車間。
初來乍到就立了一功,曹老爹得意非凡,揹著手教導金潤,“教書這種事還得跟著老祖宗的學,背書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誦!”
金潤連連點頭,還別說,曹老爹的吟誦方法還真讓工人開了竅,之前他甚至都挨個教導工人了,效果還比不上他們跟著曹老爹不走腦子的搖頭晃腦晃上三天的效果好。
杜春琪也聽說了,稀奇的同時回家查了番資料,才知道吟誦是漢語古代詩詞文賦的創作、傳承、學習的重要語音方式,當下正處在處於失傳的境地,甚至9年前就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有些地方也開始重視吟誦,但自有清以來,官話就開始逐漸喪失了入聲韻,北方的文人墨客創作詩詞時採用的韻腳還是以前明的雅言為韻。到了普通話更是沒有所謂的入聲韻了,加上近體詩的流行,現代人對韻腳的理解反而要藉助外來的拼音,其中生出多少誤差可想而知。
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她心中有了個想法。
“錄吟誦?那得從蒙學開始才行。”曹老爹聽懂了杜春琪的意思,更得意了,揹著手提出自己的條件。鄭州也是個大城市,電影他還是看過的,一想到他會將河洛吟誦發揚光大,能讓數以萬計的人都看到他的吟誦,他就激動得面龐緋紅。
對於一個傳統的讀書人而言,能有什麼比傳業授道、名譽丹青更重要的事?
這將是他後半生的事業!
對於杜春琪來說,曹老爹的要求完全不是問題,他要錄出一套國學學習系統再好不過了。
周存彥打好光,放好攝影機,沖曹老爹點了點頭,第一期的錄制開始了——三字經。
杜春琪坐在下面拖著下巴聽著,曹老爹的吟誦是標準的河洛腔,特點是十分通俗聽懂,只要聽得懂普通話就沒有問題,一開始聽其中誇張的強調讓她有點想發笑,漸漸地她就聽出其中的奧妙了。
漢字在大部分語言為了普及都發展成拼音文字時,漢字仍然保持了象形表意的傳統,同時聲調也隱晦著表達其中的意思。平聲,表達該字的意思平和中正。上聲,表示該字婉轉或高亢。去聲,表字鏗鏘或悠遠之意。入聲,決絕或凝滯之意只聽聲音就能夠明白了。
在杜春琪耳中的誇張腔調除了加強聽上面的記憶外還給人傳達出一種文字本身的意義,讓人即使當時不明白文字確切的意思,日後回憶起來也會透過聲調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本來只是想著錄制完整的吟誦保持祖先的非遺,現在杜春琪重視了起來。
“你也要跟著學?”周存彥不可思議的看著杜春琪,他是知道老婆愛學習,然而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老婆會跑到1941年學習吟誦來了。曹老爹的吟誦他聽著就忍不住的想發笑,腔調實在太怪異了。
白了一眼周存彥,杜春琪說出自己的感慨,“僅僅是聽了一天的三字經我就明白以前對國學的理解有多麼淺薄了,難怪以前設計漢服元素服裝總是不得要領,空有外表沒有精髓可不是奇怪嗎?”
她感嘆著,服裝設計怎麼能光靠新奇流行取勝,少了文化內涵不過是徒有其表罷了。
“我以前的目標是成為頂級服裝設計師,現在忽然覺得。
“是什麼?”
“設計出適合現代人穿的漢式常服,就像文字的簡化非文學大師不成,現代漢服設計想來也是同理,漢式常服必須是有意義的,有傳承的。再說,正好當胎教了。”
周存彥能有什麼意見,他只能全力配合了。
在得知曹老爹的書籍都遺留在鄭州了,他特意出重金讓曹存詠和虎子去鄭州將所有書籍給帶了回來,為此還動用了陳德光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