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谷村張開雙臂迎接這對英雄夫婦的歸來,說歸來,是恰當的,因為堯谷村已經把龍一人認著了自己人,他早就和堯谷村的群眾建立起了血肉感情,他就是堯谷村的兒子。
抗戰八年來,龍一人為保衛堯谷村幾次流血,和他戰鬥在一起的堯谷群眾,怎能夠忘記差點為他們獻身的這個人民子弟兵?
遠的不說,就說1944年底那場保衛戰吧。
清虛山一帶,是晉察冀根據的腹地,周圍的村莊分散著近四十個根據地的兵工廠、軍需廠,後勤倉庫。還包括醫院、衛生學校、軍、政機關、抗敵劇社等單位。
坐落在清虛山南麓老谷峪的堯谷村,是軍區的地雷、手榴彈生產廠所在地。震驚中外的、叫日軍聞之膽寒的冀中地雷戰的地雷就是在這裡生產出來的。
日軍曾多次大規模的組織對清虛山一帶的進攻掃蕩,龍一人所在的部隊,多次參加了反掃蕩戰鬥。
日寇曾經三次血洗堯谷村,慘無人道的實施燒光、搶光、殺光暴行。敵人飛機數十架次的對堯谷村狂轟濫炸,恨不得把堯谷村的山頭炸平。堯谷村的群眾被日本侵略者殺害的人數近三分之一,這個村的人家,家家不是烈屬就是軍屬。
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血洗堯谷村,堯谷村又一次又一次重新站立起來,在烈火中獲得新生。
1944年底,日寇改變策略,派遣了17個訓練有素的特種兵裝扮成運輸隊,給堯谷兵工廠送生產炸藥的原料來。他們不僅僅是軍事上十八般武藝高強,以一當十,而且人人都會一口流利的漢語,只要透過短時間的培訓,還能說一口地道的當地方言,這十七個人學會了一口唐堯話。而且還持有唐堯縣抗日政府的介紹信,他們計劃混進堯谷村,對堯谷村的軍工廠進行偷襲。
在隘口上,這夥人接受站崗的民兵檢查時,趕巧龍一人帶著一班戰士幫老百姓往地裡送糞回來。從這裡經過時,他偶爾聽見回答問題的人不是這附近的山裡人的口音。唐堯人說話口音,山上和山下是有很大區別的,更加可疑的是,一般民夫是老幼混雜,年齡參差不齊,而這一幫人,個個都那麼精明強悍,一個個都像是被精心挑選出來的。
兩個民兵大概是也有些覺察,盤問得很仔細。
龍一人瞥眼一看,那些人似乎也很警覺。
他心頭咯噔一下,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快步透過。
只有二三百步就轉過山嘴,他一揮手,一班人嗖嗖幾步跑上兩邊山坡,搶站有利地形,埋伏起來。
他派出往村裡送信的戰士剛剛進村,那一幫趕驢馱子的17人就匆匆過來了。
異常的是,按規定,這樣多的人進村,放哨的兩個人應該有一個人領著他們頭裡走,今天卻不見了放哨的民兵。
如果是敵人,一旦透過了他們扼守的埡口,就算進了堯谷村的大門,只要衝進不到一里的村莊裡,後果就不堪設想!說時遲那時快,他啪啪的朝天放兩槍,一是給村裡報警,二是試探虛實。
槍一響,那些人立即臥倒兩邊山坡上,一陣日語喊叫,那些人在隱蔽處迅速的掀翻驢馱子,拿出長短各式武器來。
一經證實敵情,龍一人立即又派出一人,進村通知一排來支援,二排掩護兵工廠和群眾撤離,三排從村裡北坡上去,下到南坡隘口,切斷敵人退路,防止敵人支援。派副連長與駐紮在五里遠的娘子廟村的團部彙報情況,請求支援。
敵人觀察了幾分鐘,一槍不放,藉助地形,利用我們自己原來的舊戰壕,向埡口隱蔽前進。
待一個敵人不小心露出頭部,龍一人啪一槍撂倒了他。
立即引來敵機槍一陣兇猛的掃射,接著敵擲彈筒發過來炮彈,兇猛的火力優勢,掀起一股氣浪和泥土。
敵人企圖憑火力掩護衝過去,可是才一露頭,便遭到龍一人一個班一陣猛烈射擊。敵人趴下不動了。
幸好,堯谷村地處清虛山前沿,抗戰以來,是敵我反覆爭奪的老戰場,歷次戰爭修建的防禦工事完好,平時軍民雙方都用心加以修建維護,一旦有戰爭隨時都能派上用場,利用有利地形給予來犯之敵以有效打擊。
龍一人借地利之先,沒讓敵人借炮火的掩護達到前進的目的。增援的一排帶來了輕重機槍各兩門,群眾更是肩扛背馱來了充足的手榴彈和滾雷,民兵連長李懷清說:
“龍連長,這滾雷、手榴彈咱們自產的,這東西你要多少有多少,讓他們找上門來嚐嚐我們新式滾雷、手榴彈的味道吧,今天夠他小日本喝一壺的!”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