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著遞了三次退伍申請。
不知道咋的,冀中區司令員楊司令員也知道龍一人要退伍的事了,楊司令員指揮的黃土嶺戰鬥,是聶司令員在唐堯縣和家莊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後與日軍的的第一場戰鬥,殲滅來犯日軍近千人,號稱山地戰神的日軍指揮官阿部規秀在逃竄中被我軍擊斃。龍一人在那次戰鬥中表現突出,立了二等功。楊司令員對這個下屬印象深刻。
冀中區黨委胡洲書記和楊司令員在一個院子裡辦公,胡洲書記一聽說了這件事,他更加重視。首先,他對龍一人的救命之恩深懷謝意和敬意,這次龍一人頭部受傷,就是為了掩護他。
前幾天他還去醫院探望過這位英雄。
聽說龍一人有了去意,他再忙也得看看他去,倘若龍一人確實需要轉業去農村,他也要協助他辦理一切手續,這於公於私都有需要。
因為部隊眼看就要大反攻了,精簡下來的老弱病殘的安置正是地方政府的撓頭的事,在革命形勢大好的時刻,許多人不願離開部隊,需要有典型起帶頭作用,龍一人不正是個好典型嗎?利用好龍一人這個典型教育啟發大家,對他的安置工作有利。
胡洲書記親自找龍一人談話,支援他的行動,徵詢龍一人的要求時,龍一人提出他希望把他安置到唐堯縣堯谷村當農民。胡書記很快和唐堯縣聯絡,很快就把安置事宜辦妥了。
龍一人這個典型帶了頭,2000多名老弱病殘軍人,順利地安排到冀中區十多個縣的不同村子裡。令人遺憾的是,《晉察冀日報》的記者們千方百計也沒有從龍一人口裡挖掘出什麼高尚的思想品質,只好憑自己去想像去補充了。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他的先進事蹟。一個負傷十六次,立下二十個戰功的紅軍幹部,不居功驕傲,解甲歸田,努力生產,支援解放戰爭,支援國家建設的先進模範形象,不僅給胡洲的工作鋪平了道路,在全區的榮復轉退軍人的安排工作都起了模範帶頭作用
龍一人真的沒有自己的想法嗎?有的,只是他始終不說。
這一件事他到底忍不住,還是喜滋滋的自己說了;
“我要娶媳婦了。”
“哪裡人?”
“堯谷村的。”
龍一人要結婚,戰友們高興得很,終於有了表達離別之情的機會了。
大家要在他離隊之前,在部隊裡為他們舉行婚禮。不管是幹部戰士,都想表達一份情誼,都想盡一份力氣,出錢的出錢,跑腿的跑腿,按當時的條件,婚禮的籌備,他們認為是最高規格了。
龍一人領著新媳婦李若雲來到部隊,全團都鎮住了,大家都驚呆了,啊呀,龍一人的媳婦是人嗎?分明是天仙下凡嘛!
李若雲雖然沒穿綾羅綢緞,一身家織土布,但花樣精緻,剪裁得體,穿在身上,盡顯優美曲線,高挑的身材長長的腿,和龍一人站一起,一般高矮,輕盈移動,婀娜多姿,低頭頷首,目不斜視,好一派小家碧玉氣象。
龍一人領著她一一地向她介紹他的戰友,當好些人還傻呵呵的望著這個美女說不出話來時。李若雲卻都一一微笑應答,大度從容。
她又顯出些大家閨秀做派。
不知誰來了靈感,高喊一聲:“喜兒!喜兒!喜兒!喜兒!”
大家齊聲喊起來,喊聲像戰士們喊操一樣整齊,喊操一樣嘹亮,卻比喊操更富有激情。
喜兒是誰?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白毛女》中的喜兒,那時候電影《白毛女》還沒問世,可是,西北戰地服務團、抗敵劇社、衝鋒劇社已在戲臺上給部隊演出了一場又一場的《白毛女》。舞臺上扮演喜兒的幾個演員,都出自於堯谷村一帶,迷得大家神魂顛倒。
那個時候,喜兒是他們看到的最美的女人,是人人的偶像,為了保衛千萬個喜兒不受黃世仁那樣的惡霸欺壓,他們願灑出一腔熱血,為喜兒報仇雪恨往往成了戰前動員的最好號召。
難怪有人說,一部《白毛女》勝過百萬兵。
龍一人的新媳婦李若雲,和她丈夫的戰友們在一起時,面對軍人們的粗獷豪爽,此時約顯羞澀,約顯侷促,但她是個聰明的女子,她拿捏住分寸,既給足丈夫戰友的面子,又保持住自己的莊重。
別小看這個山村女子,在她舉手投足,輕顰淺笑間,卻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場面在她的掌控之中。陶醉中的丈夫怡然樂然飄然,看見丈夫因她而醉,她心中充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