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過埡口,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那片山杏林,存包後的山林,經過修整,嫁接的甜杏,已經蔚然成林。
周圍的莊稼地裡,少見到玉米和穀子。大片大片的地裡,竟然都是長勢良好的辣椒。紅彤彤的辣椒,一串一串的綴壓枝頭。
種這麼多的辣椒幹啥,他感到奇怪!
地畔的溝渠裡清水潺潺,有人正在引水澆灌辣椒地。
那人頭頂的空中,有鳥雀盤旋啁啾;他身邊的柳枝頭上,知了在不知疲倦的聒噪。
因為離得太遠,葉西認不出是誰,不好打招呼,
他便徑自走了過去。
前邊就是那塊杏樹下的大石板,是他和楊改改一
起吹簫的地方。
石板還是那樣乾乾淨淨,周圍還是芳草萋萋,只是沒有了楊改改和他作伴。
心頭惆悵的葉西,想起了元好問的詩句:
“楊柳青箐溝水流,鶯兒調舌弄嬌柔,桃花記得題詩客,斜倚春風笑不休。”
改改喲改改,明年花開時節,你還能夠和我一起來樹下弄簫淺吟嗎?
2
轉過山嘴,堯谷村在望。
清虛河靜靜的從村中流過。
清虛河的上游是通天河,通天河在崇山峻嶺中左衝遊突,激流直下。到了清虛山下,水流變得平緩了。村南的一道山,是一道天然的攔河大壩,清虛河在堯谷村一改它的湍急,水深了、流靜了、河寬了,上游帶來的泥沙淤積出了一片二十多平方公里左右的狹長平壩。
堯谷村就坐落在清虛河淤積成的一條狹長的河谷裡。河道兩旁,是平整的田地,雖然兩山夾寺,只是吝嗇的留出二十多平方公里左右的一塊小平原,但是,在大山中,能夠有這一片稻麥兩季的水澆地,已經是得天獨厚了。
村民人均三畝多水澆地,打下的糧食就能滿足一年的口糧。加上人均五畝多坡地,就可以搞點多種經營了。
難怪村民們種了那麼多的辣椒。
葉西離開堯谷村,僅僅四五年時間,家家似乎都蓋起了新房,石牆青瓦煥然一新。新房依舊是依山而建,不佔用一寸耕地。一處處新房,錯落有致,十分好看。有一處高牆大院,尤其引人注目。從所處位子來看,估摸就是王典成弟兄的院子了。
村口有人,葉西正準備上前打招呼,又聽見身後有汽車開來,回頭一望,果然是王典成的麵包車回來了。他站在路邊,遠遠的就見典成在向他招手。
典成下車就要他上車,葉西說:“就這幾步路,走進村吧。”
“不行,你在村裡一露面,大家都圍著你轉了,還想有個清閒?今天我們有話要說,不許別人打擾,咱鬼子進村,悄悄地,打槍的不要。”
車裡已經滿滿的了。典成娘,梁青箐,廖彩雲,和他們的孩子都在車上。葉西勉強擠進去,他和大家打招呼,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和他說話。
葉西首先詢問樂樂的聽力有否改善,梁青箐說:“戴上助聽器後,明顯好了,我們都注意和他對話,一般的他都能夠答上來,只是有些遲鈍,看看今後的效果吧。”
葉西說:“語言訓練一天都不能放鬆,要長期堅持,沒有其他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