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工程師倒是一個極其負責的人,他是在東北長大的日本孤兒,中國名字叫趙本生,他回日本後,時常懷念收養他的中國父母。
這次,他積極爭取到了這個培訓任務,完成任務後,他還要去東北探望他的養父母。
他口口聲聲說,你們要不認真學習,我教不會你們,就會對不起我的中國父母。
所以,他傳教得極其認真。
為了檢驗一下中國工友到底學得的如何,他要求七個人中派出一個人和他競賽,幹一樣的活,八小時下來,如果他輸了,他再免費培訓大家一週,如果他贏了,輸給他十隻北京烤鴨。
朱富國拍胸脯,說:“十隻烤鴨算我的,上!”
趙本生老師不選二十米高的高架處,偏偏選在採礦場的起始那一段,這一段,緊貼山坡,焊接時不是要蹲著就得趴著幹活,還有一大段,需要焊工仰臥地上,仰面焊接。
時值三九寒冬,地凍三尺,山坡上光溜溜的石頭,結著一層霜花,手一摸就會粘掉一層皮;凜冽的北風,颳得人透心涼,要躺在地上一干幾個小時,本來就有風溼病的朱富國哪裡受的了?
楊改改不由分說的搶過師傅的焊鉗,“師傅,你歇著,我上。”
說真的,其他幾個師傅也都是老胳膊老腿的了,這個天氣,這個現場,大家心裡都有些犯憷。
一見改改站出來,心裡都替朱富國鬆了一口氣。
大家對改改也心中是有數的,他們暗想,小日本,你即使贏了一個進場不到三年的青年女工,你也光榮不到哪裡去。
比賽現場氣氛更加熱烈了。
趙本生老師早就十分關注這個分外漂亮的年輕女工了,他心中有數,這七個拿到上崗證的人,數她理解能力強,數她技術進步快,他不敢小覷。
他向楊改改深深的一鞠躬說:“榮幸榮幸,和美女您競賽,是我一生的榮幸!”
楊改改這些日子也已經習慣了向這位趙本生老師鞠躬了,她也一躬到底,她真誠的說:“能和趙老師您切磋技藝,我也會永生難忘!”
兩根並行的軌道,兩人同時開始工作。
楊改改一開始就很猛,幾乎落下了趙本生一截,但是,趙本生不緊不慢的低頭幹活,周遭的吶喊助威,他充耳不聞,落下他的楊改改回頭望見趙老師的淡定,心頭有所觸動,她也努力使自己情緒穩定下來。
她明白,競賽要持續八個小時,沒有持續的耐力是不行的。
就在她琢磨的這一瞬,趙老師已經跟上來,他們彼此間一會拉開一會跟上,一會超過一會落後,兩個小時過去了,分不出輸贏。
這時候,王漢光工程師來到楊改改跟前,悄悄提醒楊改改,要注意節約,說楊改改已經多使用了三根焊條了。楊改改點頭注意,因為節省成本也是評比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