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在屋裡隱約聽了幾句,雖然心裡有些氣惱,不過也不打算上前去訓斥什麼。
眼下姑娘一病不起,跟來的幾個丫鬟婆子和僕役,也就青柳和小卓哥是忠心的,其餘幾個不過平素府中粗使之人,並不頂用,另外嚴嬤嬤和綠荷,本就是夫人的人,還得防著她們使壞。
況且,現下最要緊的,是姑娘的病情。
姑娘本來就體弱,自從前些日子生病,身子一直不好。前日府裡一頓吵鬧,姑娘暈倒,昏迷了半日,斷斷續續發熱不退,夫人讓人將姑娘送到這別院,老爺也不曾說過半句話。
這兩日,姑娘時而昏迷,時而迷迷糊糊醒來一會兒,身子還有些發熱。小卓哥去城裡找來劉大夫,開了些藥,說是今天再不退熱,可就難辦了。
思及此,冬兒不由雙手合十,默唸道,“郡主,您在天有靈,求您保佑姑娘度過這個難關吧。王爺,王妃,你們一定要保佑王府的這點血脈。”
顧音父親顧謙,是光啟二十四年的探花郎,娶妻穆氏,乃是安王爺的嫡出幼女榮陽郡主。兩人成婚幾年,夫妻恩愛,膝下育有一女,正是顧音。顧音自幼父慈母愛,又有外祖一家看顧,千嬌百寵,自不必多言。
可惜好景不長,昔年王府大難,王府諸人皆亡,僅僅留下了嫁入顧家的榮陽郡主。悲痛之中,榮陽郡主小産,而後病亡。
不出半年,顧父續娶表妹雲氏。從此以後,顧音的生活徹底發生了變化。雖然在外人看來也是錦衣玉食,可憐父親無視,繼母不慈,旁人不知的地方,更是受了百般委屈。
如果郡主還在,安王府還在,伯府怎麼會來退婚?前些日子那樣的誣陷和吵鬧,又怎麼會發生?但凡老爺能為姑娘做主,姑娘又怎會一病至此!
冬兒想著這些,輕聲嘆氣,只希望姑娘能趕緊好起來。
顧音已經在路上走了很久,四周白霧彌漫,人影似隱似現。前路有束光照過來,不近不遠,往前走一點,光就跟著遠一點。
流光易去,昔年難追。短短一生,有如浮光掠影,在面前一一閃現。
似乎聽到天邊傳來嘆息聲。“音音,音音……”
轉瞬間,她的身影消失在白霧裡。一面銅鏡浮在天地之間,北鬥七星鑲嵌在其中,流動著光澤,天樞閃亮耀眼,天璇也待要發出光芒。
顧音睜開眼,看到一雙擔憂的眼睛。
“阿音,你終於醒了。可別再調皮了。”榮陽伸出手,點了點她的額頭,又揉了揉她的頭發。
“看看你,居然跟周家的小子一起爬樹,這是姑娘家做的事情嗎?”榮陽又是心疼,又是氣惱,數落道,“周家的小子也是,不好好看護於你,讓你摔了下來,幸好沒什麼大事。剛剛洛夫人帶著他過來賠罪,我見你沒醒,也沒去見他們。你外祖母和舅母在外面呢。現下你既然好了,娘親就大人大量原諒那臭小子啦。”說完微微一笑。
雖然已經是一個五六歲孩子的母親,榮陽的年紀也不過二十來許,清雅秀麗,加之一直珠圍翠繞,萬事無憂,笑起來猶如少女,還略帶著幾分天真嬌柔。
顧音呆呆的望著她,伸出自己的手來,“娘~”,一雙小手白白嫩嫩,手指頭胖胖的。
榮陽抱起她,在房裡走了幾步。乳母齊娘子隨侍在側,七八歲的冬兒扯著齊娘子的袖子,露出半個身子,有些好奇又帶著關切地看著她。
顧音愣愣的看著年幼的冬兒,這是冬兒剛從府外過來的時候?扭頭看窗外桃花正開著,庭院中奼紫嫣紅,一派春天景象。假山奇巧,狀若雄獅,難道是外祖家的庭院?迴廊上匆匆走著的,那是張嬤嬤?側頭跟一個侍婢說了些什麼,然後朝這邊走來。
“這是小時候的我嗎?”她迷迷糊糊的,“我這是在做夢,還是已經死了,回到以前,見到了娘?我什麼時候從樹上摔下來過?周家小子又是誰?”
顧音幼時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當年京城之亂,她大病一場,忘記了很多事。或許是因為年歲小,不記得從前,又或許是受了驚嚇,不敢回想,刻意將其隱藏在腦海深處。
正思緒混亂,理不清楚,又見一個男子走進來,長身玉立,身穿緋色官袍,正是父親年輕時的模樣。父親顧謙,時人稱之為顧探花,風姿俊俏,聞名京城,想來也是當年榮陽郡主挑上他的原因。
顧謙時任右文殿修撰,接到家裡訊息說女兒有事,便告了假,匆忙回來了。
“阿音,好些了嗎?”顧謙關切的問道,一雙俊眉微微挑起,伸手從榮陽懷中把女兒抱了過來,“讓爹爹看看。”
榮陽剛抱了一會,就覺得有點沉了。此時的顧音是個皮實的孩童,身量雖小,卻不瘦弱,可不是後來閨閣裡嬌嬌弱弱的風一吹就倒的顧家大姑娘。
她把女兒遞給顧謙,誇張的用粉拳錘了錘胳膊,道,“難怪阿音有力氣跟著那些臭小子一起調皮,沒有點姑娘家的樣子。”見顧音醒來後頗有些呆愣,笑著道,“都不怎麼說話,是不是摔傻啦?看你以後還敢不敢?”
顧謙右手抱著女兒,左手摸摸她的頭,見沒有受傷,也沒有發熱,稍微放下心,又有些擔憂,“阿音是不是嚇著了?別怕,爹爹在家陪著你。”邊幫她把雙丫髻上翹起來的頭發理了理,甚是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