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也沒有因為這些無聊事而感到一絲的氣餒。
現在是比別人差,但那又如何,她和她的祖國也是會進步的。
所以夏萱自動過濾了很多目光。有些人要在她身上找存在感?夏萱是直接看不見的。
但做人又不能太自閉。
夏萱也很"現實",她知道未來,也知道怎樣可以令未來更好。但這是改變不了現在,所以對於善意的關心,夏萱是很樂意去溝通。
她會告訴朋友們一些不知道的事,也會回答他們感興趣的事。同時,她又會在他們的身上學習和了解,去知道她所未知的世界。
可是總的來說,在那個年代,當大家知道你是來自國內時,某程度是惡意比善意為多的。
所以夏萱也認真了起來,她以最認真和最努力的態度去學習。
所以她雖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在全班四十四人中排名第三十九。但在第二個月,她就進步到二十一。而在第三個月,好更是飛速到第七名。
這驚心的進步打了很多人的臉。
最簡單的例子。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嘲笑夏萱的英語口音古怪?但現在就是本地的英國人也挑不出一絲毛病。
夏萱用實力打臉。
不過又無可否認的一點,外國的文化就是直接。
比他們弱的,他們就會嘲笑。可在某日比他們強時,就會被他們尊重。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成是很不文明的一種表現。可這就是外面世界的主流思想,以強為尊、弱肉強食。
適者生存,有能力者就可以踏著一個又一個人站在最頂端。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如果從道德層面,當然是很多人反對。可在此刻,夏萱不覺得是壞事。
至少大家會因她的進步而改觀,會認為她夏萱不是弱者,她的國家也不是弱國。
夏萱越來越和曾經的自己,溫思思完全不同了。
那個軟弱,只會怪責別人,把問題推諉到別人身上的自己不見了。
她變得成熟,變得很不自己。
是的,如果是曾經的朋友見到現在的她,一定不會認得出這是她。
不要說曾經的溫思思,就是過去的那個石淩鎮夏萱也不再是。
她變得自信,只要她說行,就一定會實現。
她說要考上牛津,結果一年後她成為了當屇英國會考中的第一人,她得到了牛津大學的學位資格。
別人都說西方的大學與國內的很不同,國內是難在高考,是難進易出。國外的就相反,易進難出,如果挑戰雙學位,那就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夏萱就是修讀了雙學位,金融和設計。兩個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學科,同時也是兩個算得上最困難的學科。
別人都不看好,但夏萱就是提前了學院的要求,她提前把學分修足,也把兩科的論文提前完成。
其實她已經可以畢業了,而且是以一級榮譽的身份雙學位畢業。
但夏萱還是覺得自己不足,見得越多就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同時也更明白自己的不足。所以她繼續在大學內學習,即使不是她的學科課程,但只要她感興趣的都會去了解。
學霸?她們的同學們都叫她"學魔"呢。
不過夏萱也不是隻會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