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萱開始明白一件事了,就是她這具身體天不怕地不怕,但就是怕暈。只要是稍長一點的時間,那無論是船車或飛機,她都會暈的。
所以從石淩鎮出發深圳,在深圳再轉車去香港,而在香港再坐飛機去英國的幾次轉折中,她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可以說她全程是吐著去的。
那種說不出的苦,就差點令堅強的夏萱要回家。
不過這念頭想想就好了,已經出發的她如果要回程,為來時的苦不就要再嘗一次了嗎?
夏萱是不會做這種傻事的。
但累也好,苦也好,她也終於來到英國的倫敦。
倫敦又稱為霧都,聽說在霧氣最濃的日子,伸手也會不見五指的。
但還好的是在她下機的時候,天公造美,倫敦的天空一片晴。
藍的天,白的雲。
心情也不知覺的開朗起來。
而接下來夏萱在英國的日子也像那一天的天氣,晴朗的美。
一切都很順利。
夏萱就像是一個天生擅於適應的人,就是在這個膚色、語言、文化、習慣全不同的國度,她也能快速的融入。
不過,這也不全因夏萱的天性。
是有些外力的,她受到了排斥。
英國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留學國家,因為這裡的學術氣氛,學習環境和教育制度都很好,可以說是最合適讀書的地方。
不過就因為它的好,所以入學的要求都很嚴格。
一般來說想在英國的大學或高等學院留學有三個辦法。
一是在英國有一定社會地位人士的推薦。
二是透過國際考試。
三是在英國本地透過本地的會考制度去得到學位。
三個方法各有優缺點,不過要說對夏萱來說最好的,就一定是第三個了。
首先她對自己的能力絕不置疑,或許在眼前的她是比較一般,甚至比起從別的發達地區來的人差,可她就是有自信會快速進步。
另外一點就是她不急於回國。她來英國的原因是有很多,但其中想見識世界是最為重要的。快來快走?她不需要,而且也覺得沒必要。
所以夏萱早就想好了,她要用等三個方法,以自己的實力去考取夢中的學府。
她有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中她會和別國的留學生一起學習英國的基礎知識。
剛開始的時候,她是沒受到特殊"待遇"的。可當她說出自己是來自中國時,別人的眼光就有點怪怪了。
"你真的來自那個地方?"
"你竟然可以出來?你是高官子弟?"
"你們不是很窮的嗎?還有錢出國留學?"
同學們都很好奇,不過她們的好奇其實更多是源於一種優越感。
他們都覺得自己的"來源地"比夏萱的好。
直接一點說,就是看不起。
但實話,夏萱也反駁不了甚麼。因為八十年代的中國的確是剛起步,甚麼都沒有,甚麼都可以和一個"窮"字劃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