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望著空晃晃的大小瓶子,夏萱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但轉身問了問夏蓓,再和她一起努力蒐集後,她發現也不是甚麼都沒有的。大約還有著三兩白米、紅薯數顆、比手指大不了多少的魚幹四條和家中老母雞及時産下的一隻蛋。
如果只是夏萱兩姊妹,這些東西是足夠的。可惜這些東西是要六個人分,是夏家今晚的晚餐。
雖然說六人中有三人是孩子,可這個年代的小孩子沒有零食。變相只有從正餐中填飽肚子,所以也吃得不少。
這就令夏萱頭疼了,怎樣才可以把眼前有限的食材,煮出一家六口都能吃飽的晚飯呢?
她攪盡了腦汁苦思細想。
終於,有如靈光一閃,心中突然有了定案。
想到就馬上行動,她吩咐了夏蓓一聲注意安全後,就直接往外跑。
她跑的方向是剛才回來的那條路。不過她沒有走出多遠,因為她的目標是不用走遠的。她要找的是路旁的柳樹。
柳樹的品種多樣,但大多是粗生易植,只有充足的水源就可以健康成長。因此在一些河、湖、江的岸邊都會種上。
既然如此常見,珠江旁自然不會缺少。夏萱要找起來也很簡單。
但她為甚麼要找柳樹呢?為今晚加餐。
很多人不知道,柳樹的芽其實是可以吃的。只是要注意一下發芽的情況,如果芽葉已經深綠色或變成了枝葉狀就不能吃,那是有毒的。可以吃的是剛抽出的嫩芽。
如果是別的季節,她的確不會找,因為找到了也沒用。不過現在是春天,即使已經是春天的尾巴,可還不算遲。
有些柳樹還在發芽!
而且因為時代在進步,"大鑊飯"時代也在慢慢遠去。自上一年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已在改善,特別是屬於珠三角地區帶的石淩鎮,這就更有目共睹。不能說全民皆富,不過正常的飲食也是可以的。
所以說夏家真的很窮。
但也因為大部份人的生活得以改善,柳芽這些粗食就沒太多人需要和在意。
夏萱要採也比較輕松簡單,不用一會兒就更是把竹簍填滿了。
只是滿載還末歸,只靠這些柳芽是不夠的,夏萱繼續在江邊路旁挖挖尋尋。
有如變魔術,更多可吃用的東西都被她找出來。這時她可以回去做飯了。
不過這時又有一個疑問,夏萱會做飯嗎?
真正的夏萱當然會,平日的飯菜就是由她負責的。只是現在這具身體的靈魂是溫思思,她可以?
她也擔心這個問題,但當她覺得要做飯時,原屬於夏萱的記憶就慢慢浮現,於是她就大致上的知道要怎樣做了。
而且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回到這個時代,她本人曾經的回憶也一一浮現。
當時兩人是好友,溫思思曾好奇想了解夏萱的生活,夏萱就告訴了一些溫思思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例如柳芽作菜。
現在她就在實踐,感覺有點微妙。
不過這小小的奇思怪想馬上就拋棄,她要忙了,忙得沒時間想別的。
天色已經不足,家人很快就要回來,夏萱要快點。
但有點忙亂,實話夏萱是知道應該怎樣做的,可真正操作起來,就與想象中有點不同。
簡單說生火吧,夏萱就驚心動魄了好一會兒。
夏家灶旁是有一盒火柴,但火柴只有三枝。也就是說夏萱要很小心,一定要一次就點火成功,否則就會浪費一根火柴。如果不幸的接連失敗,她就火都不知道可以再從那找來。
反正這一餐充滿了"驚險"。但最終也幸不辱命,有點搖搖欲墜的殘舊木桌上也放好了飯菜。
此時四周炊煙嫋嫋,夏家眾人也回來了。
最先的是爺爺和奶奶,接著是夏萱的哥哥,最後是父親。
見到他們時,夏蓓立即高聲歡迎。因為家人的回來就代表可以吃飯,早就喊餓的她當然是熱情有加。但和她對比,夏萱就顯得有點靜。
說是家人,這些只是原夏萱的家人,現在的夏萱自然有點猶豫和生份。但夏萱的性格向來文靜,所以大家也沒有察覺出甚麼,只以為她今天有點累。
其實對著其他人時,夏萱也很正常的。上一世她的爺爺奶奶早已不在人世,現在突然擁有,她反而有點高興。而哥哥,當楊鐵一回來就給了她和夏蓓一塊牛奶糖時,她已經覺得有哥哥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