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春園,是康熙幾下江南後,因為喜愛蘇杭,仿造那古樸細膩的格調建造的。不同於紫禁城,除了前園處理政務區域還保留一點紅簷金柱的皇家氣派,跨過玉水橋,過了大宮門,後庭區域,便有山水涳濛、翠幕煙綃的意境,一條煙波廊,貫穿前湖後湖,人在其中,湖山在左,亭臺在右,行一步,便有一步的勝景。
勝景之中,迴廊一拐角,面對湖面最寬闊的所在,絕佳的觀景點,放置有一套西洋畫用具,畫架畫筆顏料色色齊全,但架上畫布色彩寥寥,那畫畫的美人,無心動筆,只坐在臨湖迴廊上憑闌眺望,但見她身穿梅花柳葉白絲氅衣,衣下翠色綾裙,三月清風,吹動她衣袂微揚,發絲浮動,光看背影,也頗具飄颻若兮之仙姿。
這迴廊,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康熙出現在視線裡的時候,不消幾步就到眼前了。
兩位侍女蹲身行禮,美人呢,卻只看著湖面神思邈邈。
“看什麼這麼出神?” 皇帝順著她的視線望下瞧,只見午後陽光,在波面上粼粼萬點。
“你來了!” 她回轉身來,水波瀲灩一雙杏眼,若思若愁。
幾天不見,又瘦了,下頜都尖了,桃心似的小臉,兩頰有些微的潮紅。
大概日曬的效果,他避實就虛地寬慰:“氣色好了不少!看來藥對症了。定時在吃嗎?”
她“嗯”一聲,指指一旁悄立的織錦認秋,說:“有她們,忘不了。”
皇帝帶一眼,兩名侍女都低下頭去。
“都下去吧!” 跟在皇帝身後的顧順函說。
方才沒留意,原來顧順函縮在皇帝身後,洛英道:“小顧!這幾天老不見你,你去了哪裡?”
對他,只有“你來了”三個字,看見小顧,倒唧唧歪歪說了一串。
顧順函原本打算帶著侍從們退下,聽洛英這麼說,忙上前打千,笑容滿面地說:“ 奴才該死,好幾天沒給姑娘請安!奴才許久不在,園子裡積了一攤子事,每日料理到入定。奴才心裡雖牽記姑娘,卻也不敢深夜打擾!姑娘幾日不見,瞧著已比先前清健好些了!”
看來她在外面住著,不僅麻煩皇帝,也害顧順函拖延公事,全世界的忙人,被她一個閑人拖累,她過意不去,說:“你忙你的,不必顧我。等哪天你閑了,咱們再聊。”
顧順函受寵若驚,又是作揖又是打千,正歡喜的不知怎麼好,冷不防撞上皇帝的下沉的嘴角,忙躬了躬,帶著侍從退下去。
“你們倒是有說不完的話!” 皇帝面對著她,靠著另一半闌幹坐了下來。
她看顧順函幾個沒了蹤影,也不看他,只又去望湖,幽幽長嘆,道:”小顧是好人!這年頭,好人可不多!“
康熙心裡有事,聽了此話一時語塞,良久,才哼一聲,道:“到底朝夕相處,處出意味來了!“
大概是塊木頭,也能讓他生出敵意來。她回頭瞥一眼皇帝,他今天象與她配好似的,穿了件白色竹紋倭緞長袍,系同色腰帶,背靠著廊柱,廊凳矮,他腿太長,斜倚著地下青磚直伸到她的腳邊,露出袍下穿著的墨綠褲子,與腰帶中間那塊碧色澄澈的翡翠一色。
他原本就在看她,見她回看,眼裡的冷光漸漸變化起來。
人的心凍住了,但是畢竟不能幻成石塊,太陽一曬,便要灩漾開去,她移開雙目,不置一語。
他等她一陣,不見動靜,忽朗聲喚:”顧順函!“
她忙站起來,道:“你做什麼?“
他穩似泰山地安坐,瞅著她的眼裡流露出一絲戲謔的笑意,道:” 你對他比對我還親切,朕心不悅!“
說話間,顧順函緊趕慢趕地奔回來,跪在地上,頓首道:”奴才在!“
她說:”小顧,沒你的事,你去吧。“
沒有皇帝的話,顧順函哪敢動。
他只不言語,把一條腿弓起架在廊凳上,另一條腿挪開,空出身前的位置來,洛英瞅著,蹙眉不語。
明知皇帝拿他做閥,顧順函頭上還是滲出汗來。
忽見皇帝不耐地揚起眉,嘴巴翕動了一下又要說什麼,洛英無可奈何,只好點頭。
他只把目光放在她身上,含笑滿意地說:”沒事,去吧。“
顧順函莫名地來,又莫名地退了。
她坐到他指定的位置上,他伸臂一攬,她便倚在了他的身上。
他下視,胸前白緞竹紋上靠著她黑絲般的發,他自己的龍涎香和她身上的幽香混在一處,暖風一吹,沁人心脾。他捺著她的腰,那纖細輕柔之態與她身上其他部位一摸一樣。
這一刻,暖陽,清風,碧波,她,他且受用著。
”小顧有大用!“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