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如此膠著,坐鎮京師的高士奇張廷玉等人的密摺又讓他寢不安席。二十幾歲的胤礽太子當的不耐煩,以為自己羽翼已豐,張牙舞爪地佈置開來。盡管以胤礽之力,撼動他猶如螳螂擋臂,只是父子鬩牆來的如此之快,讓他對所有感情再次失去了信心。索額圖是太子一派無疑,烏蘭布通視察差點遇險有他的功勞,自發小起就追隨著他,經歷過除鰲拜、平三番,情同兄弟一般的近臣竟然也為了更大的權力,中途變節!他一邊冷笑著,一邊屬意明珠監視索額圖,可是明珠也摘不幹淨,到回朝之時,禦史郭琇已經準備好了九大罪狀等著捕他入獄。
這本來就是他的計劃,此次西征,一方面空出京師以考驗太子,另一方面,除去葛爾丹,騰空索額圖、明珠尾大不掉之勢力,必要時清除這兩個大毒瘤,現在看來是勢在必行。
即使所有人都讓他失望,他笑一笑就捱過去了。三十二年來,他早就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動用權謀已至化境,背叛他的人都要受到懲罰。只有一個她,他下不了手,盡管她沖撞他,忤逆他,可也只有她,能讓他感受到一點做人的真情。
終於三月十五那天,風雪停了,押送糧草的隊伍也到達了,好訊息接踵而來,葛爾丹藏身之處再次被鎖定,康熙龍顏大悅,令設酒宴,一方面犒勞糧草隊伍,另一方面為明日之決戰壯行,屆時他要親赴前線,擒拿葛爾丹。
軍人的酒宴,女人不方便出頭露面,嬤嬤和洛英呆在小帳篷裡,喝茶閑聊,等著宴散再去伺候皇帝。
帳門有人輕叩,嬤嬤掀起帳簾,披著貂皮大氅的胤祥走了進來。
有一年沒見他,他個子已高過帳門,打眉眼一瞧,英姿勃發,頗具俠氣。
不論是誰,他們的血液中帶著矜貴的種子,再簡陋的所在,往那一站,氣氛自凝重起來。
送糧草的隊伍中有胤祥,早會時洛英就見著了,只是料不到他來,她一邊起身相迎,一邊請嬤嬤給他倒茶。
他擺了擺手,對嬤嬤道:“不忙,勞煩你迴避一下,我有事要與姑娘說。”
洛英心頓時抽緊,胤祥找她,必然是胤禛的事。
果不其然,及待嬤嬤退出,他旁若無人地坐下來,開門見山地說:“四哥讓我來看看你!”
見她臉色變化,他咧嘴一笑,道:“我來看你,阿瑪是知道的。”
她的心咚咚疾跳一陣,半晌,問道:“他還好嗎?”
好?以前就話少,現在更沉默,有時與他說著說著,發現他只是人坐在那裡,根本沒有在聽。為一個女人折騰成這樣,年少的胤祥不能夠理解。但是胤稹交待他的話不能不傳到,也不回答她的問題,只說:“我來,一是看你,四哥想知道你過得怎麼樣。”他頓了一下,看她臉上一絲笑影也沒,形容慘淡,看來也受了不少罪。據他日間觀察,洛英與皇帝之間沒有任何交集之處,哪怕她在皇帝面前斟茶,皇帝也只是一副淡然地表情,料想著這兩人之間也難以舊情複燃。或許,他挑了一下眉,道:“二來,問你個心意。”
還沒死心麼?胤稹是那種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偏執的人讓別人痛苦,自己也不好受。她拿起茶壺,幫胤祥倒了一杯酥油茶,只道:“你回去,替我謝謝他!”
胤祥接過茶,握在手裡暖手,瞅著她,等著她再說些什麼,可是她沉默著,坐在他對面,瘦了,眼睛顯得很大,黑白分明清澈無波地瞧著他,非常坦然,非常從容。那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她什麼都知道,只是真心體恤愛她的人,所以不願爭,也不願論。這也許就是阿瑪和四哥都為她著迷的原因,她美麗的外表下存在著一個純淨善良的靈魂,那是他們的世界最稀罕的東西。
“謝謝是什麼個意思!”他知道四哥不會甘心。
“我對不住他的一片心意。”
見十三意欲再說,洛英嘆一聲,搖頭道:“不如當日不相見!”
再明白也沒有了,四哥其實也有所預料吧!按著他的話,如果沒有情,就放了她。他從衣襟中取出一個紫色錦囊,遞過去,道:“四哥的原話,這對你來說,是至寶貴的東西,如今完璧歸趙!”
錦囊到她手上,她一摸,就知道是什麼東西。照相機並沒有被毀掉,他總算沒把事情做絕,給她留了一條活路,她原本灰暗的人生又有了陽光。胤稹的意圖至明顯不過,既然得不到她,也不希望她和皇帝在一起,放她走,大家都沒有想頭,顯然是目下最相宜的安排。她摸著囊中的相機,一時間百味雜陳,不知道是喜是憂。
胤祥見她不斷地手撫錦囊,垂著頭看都不看他一眼。事已至此,雖然四哥得不到他想得到的答案,從胤祥的角度,他倒願意他們之間彼此斷了幹淨。
摸了摸趣青的額頭,也算完成了使命,再無他話,道:“走了!”
她這才仰頭,眼裡有晶瑩的淚,他陡然心軟,慰道:“四哥近來潛心佛法,心境平靜很多,臨行前,他說,希望你少哭,多笑。只要你時有笑容,他就是這輩子不見你,也不打緊!”
酒闌人散,喧鬧歸於平靜,嬤嬤動身去禦帳守夜了。洛英盥洗過後,梳著頭發,面對銅鏡發怔。
幾經波折,終於可以回現代了!擱著以前,她必然歡呼雀躍,迫不及待,但是現在,她陷入了彷徨,一個沒有選擇的人突然有了選擇,反而不知所措起來。
與胤禛到此為止。和他那晚也說得再清楚不過,覆水難收。走是必然的,但怎麼走?就這樣不辭而別?明日是決戰,他要上前線,方才嬤嬤去當值的時候,也許應該一起過去,看一眼也好,算是辭行。
帳簾掀起,黑洞洞的夜刮進來淩厲的風,身穿黑衣簡直一團漆黑的嬤嬤回來了。
不等嬤嬤開口,她心有靈犀,站起來,套上黑色棉袍,戴上帽子,道:“我馬上過去!”
營帳中間燃著巨大的炭盆,炭盆前放置著一張栗色的圈椅,身穿霜白色絲綿綢袍的康熙坐在圈椅上,手中拿著幾頁文稿在看,聽到掀帳簾的聲音,抬頭望來。
遠遠地,便心生波瀾,不獨她,恐怕不拘何人,只消被他看上一眼,必將終生打上烙印。
他把稿紙放置在圈椅旁邊的案幾上,雍容端坐,默不作聲地凝神看她。
“東西拿到了?”
她點了點頭。對於一切都在他的視線下,已不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