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她年近六十,見一見應該沒啥大不了的吧。
大年初一就給人下生辰請帖,其實是件蠻失禮的事。可誰讓元姐就是這天的生辰呢。
好在元姐兒還記得這一天是什麼日子,所以她的請帖上寫的是請眾人赴午宴。
當朝純親王妃,太子的生母。可以說元姐兒的生辰宴含金量忒高。熟的,不熟的但凡收到請帖便沒有不來的。
原著中,大半的紅樓諸釵都或多或少因為四大家族的倒臺而受到影響。
因為元姐兒的亂入,打亂了賈家的步調,也讓四大家族在皇權震蕩中受到了極小的波及。
薛老爺沒來得及生病,就帶著全家跑京城尋門路。王家因為寶玉而在行事上多避鋒芒不敢冒進,而史家,雖然一直與賈家不親。不過在看到賈王薛三家的改變也更加的謹言慎行。
覆巢之下無完卵,家族保住了,依靠家族生存的姑娘也都保住了。
這些姑娘們或是高嫁或是低就,或是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一生相夫教子,難有幾個的命運會一如原著那麼悽苦。
原著中薛寶琴來京待嫁,梅家出京外任這樣的訊息都不肯提前告訴薛家,為的是什麼,不過是不願要這門親事罷了。
寶琴兄妹拋母進京城,一進京城就住進榮國府。又答應了邢家那門除了姑娘人品樣樣都不出彩的親事,為的還不是借勢。
此一時彼一時,今次寶釵後宮封妃,聖寵不斷。薛家又與太子外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梅翰林能娶到薛家姑娘,藉此搭上宮中皇妃和太子,半夜都能笑醒。
不擔心薛家毀親就不錯了,哪敢心生怠慢。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薛家因為薛寶釵一時成為京城最炙手可熱的人家。
雖然薛家一直遺憾薛寶釵無緣後位,不能封個承恩公啥的。
不過遺憾著遺憾著,也就那麼過去了。
後來薛老爺和薛姨媽前後腳的沒了,整個薛家又在薛寶釵的吩咐下由薛蟠的嫡長子掌家,幾十年裡倒是沒出現什麼子孫不肖的事來。
當然了,被老子和妹妹兒子管了一輩子的薛蟠,倒是想仗著外戚的身份來點胡作非為的事,可惜早就沒人陪他玩了。
又老又胖,還是個玻璃脆的身子,不怕碰瓷呀~
╮(╯▽╰)╭
正中初一巳時,純親王府門前陸續停了好多車駕。馬車和轎子都在二門處停駐,受邀的客人年紀最大的不及六十,最小的也有四十歲上下。再見這些夫人太太身上的穿戴,一看便知都是官宦人家的。
王府下人將這些上了年紀的客人都請到花園中特意為了這次的生日而打造的玻璃花房。
花房站地極大,籠罩了王府半個花園。
花房又高,裡面也有一些亭臺樓榭,除了過於高廣的樹木,但凡人們看到過的,或是聽說過的花卉鳥魚都能在這個花房找到。
眾人一路走,又一路逛,等終於走到花房的時候,除了感嘆一聲巧奪天工,鬼斧神工外竟是再說不出旁的話來。
花房裡燒著地龍,一進去暖氣撲面,仿若春回大地,臨夏時節。
紛紛去了外面的披風由著府中侍者引入席中,對著左右或認識,或不認識的其他女眷點頭微笑。
一時,眾人到齊,元姐兒來到席中,坐在首位遙遙對眾人舉杯。
能讓紅樓諸釵一同為自己慶生,這輩子值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章現代篇,這本書就完結了。不喜歡看現代篇的,這一章就完結了。其實真正的完結應該是在211章。
這本書寫了幾個月了,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援和相伴。真的謝謝大家了~。
作者還有很多的不足,也希望可以透過學習和不斷的努力改善這些不足之處。作者會努力的,希望永遠都不會讓支援作者的你們失望。
關於下本書,預計在十二月中旬開新文。作者準備寫《紅樓之不平事》,不過朋友們都說想看《紅樓之仙路》,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現在兩本書的收藏都不高,也相差無幾,大家感興趣哪本就去收藏一下,也讓作者有個參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