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慶堂內, 氣氛一片凝重。賈母靠坐在內室的床頭, 雙目微闔的想著心事。鴛鴦站在床邊,端著託盤小心的勸著賈母用藥。
賈母雖然氣惱賈赦的質問,但到底卻並沒有真的被氣暈。看了一眼太醫開的太平藥, 賈母輕輕揮了揮手,“拿下去吧。”
活下來的太醫都精通世故, 常在內宅後院走路,這種太平藥他們是開熟了的。可吃可不吃,吃了於人體無用,不吃也無妨礙。賈母心煩,也懶得做樣子。
鴛鴦見了, 便先將託盤遞給了身後的丫頭,自己又去桌旁端了杯茶水遞給賈母。
這一回賈母倒是接了過來, 小口的抿了幾下,便握在手心裡繼續想著心事。
雖然她剛剛糊弄住了老大, 可到底讓老大知曉了一些事情。賈母擔心會因此讓賈赦心生嫌隙, 此時便想著要不要在一些小事上順一順賈赦的心思, 稍稍妥協一二。
比如二丫頭的百日宴?只是想到二丫頭那個能折騰的生母, 賈母就又有些暴躁......
鴛鴦侍候賈母也有幾年了,賈母真暈假暈, 真難受還是假生病, 不說鴛鴦看出來多少,只說她又配合了多少回,那次數就已經沒得數了。此時見賈母這個樣子, 鴛鴦給一旁的大丫頭使了個眼色,便接過剛剛交給旁人的託盤走出去了。
老太太被氣得傷心壞了,藥都吃不下去的事兒,還需要有人宣傳一二呢。
至於真相如何,她一個下人,哪管得了那麼多。
一時鴛鴦走出去做了一番手腳不提,只說這廂賈母又開始想著到底是哪裡出了紕漏,竟然讓人知道了那接生婆的身份。
這幾十年來,她每一次讓接生婆動手的時候,都擔心會被人發現。一直到賈代善去逝,整個榮國府成為了她和她兒子的,她才放下心來。可卻沒有想到,事情就會出在她最放心的時候。
摁死張氏,她從不後悔。當初張家出事,困住兩個孩子的時候,她便覺得她這一步走的非常對。榮國府憑什麼要受張家的連累?
現在的榮國府已經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了。
想到此,賈母就埋怨賈赦的不懂事。若不是他太廢物,她用得著這般費心算計嗎?
長長的嘆了口氣,賈母眯起雙眼,想著如何收拾在背後冒壞水的綠柳。
既然那麼在乎二丫頭,那就別怪她了。
這麼想的賈母已經開始計劃著提前抱養迎春,並且如何離間迎春與生母的關系。一如以後王夫人如何教養賈探春一般。
當然,除去這些事情,讓賈母更加憂心的則是賈璉。
她不知道今天的事情賈璉會不會知道,知道以後會不會對她心生怨懟?
轉念一想,賈母又覺得以綠柳那盆禍水,怕是不會放過讓賈璉與她發生矛盾的機會。那麼現在,璉兒是知道了,還是不知道呢?
若是不知道,那也罷了。若是知道了,卻仍是沒有任何表態,十歲的孩子真有那麼深的城府,那倒是不得不防......
“老太太,大姑娘來了。”一時就在賈母想著迎春教養方針,提防綠柳,打壓賈璉的時候,屋裡的丫頭輕聲的向賈母稟報。
賈母聞言,一張面無表情的臉也在一瞬間變得溫和慈祥,“還不快叫姑娘進來。”
“是。”
元姐兒捏著帕子走進來,為了表示心中對賈母的擔心,在進入賈母內室的時候,她的腳步還故意略微快了幾分。
“老太太,元兒回來晚了。”三步並兩步的撲到賈母的床前,一屁股坐在床沿,雙手伸向賈母,整個人偎在她懷裡。
賈母看著元姐兒這般依偎在她懷裡,心裡倒是滿意極了這幾年自己在這個孫女身上下的功夫。
“我們元姐兒不怕,老太太沒事。”拍著元姐兒的背,賈母語氣中又多了幾分慈愛,“元姐兒今兒回來的倒比往日晚了半個時辰,可是路上不好走?”
元姐兒點頭,“城裡多了不少人,路過馨月齋的時候人又多了些。好在老太太愛吃的點心都買回來了。”
賈母‘說是’愛吃馨月齋的點心,元姐兒知道後,每次出府都會捎一些回來。
其實那馨月齋的點心正經沒有榮國府做得好吃,而據元姐兒的觀察賈母也不是真的愛吃那家的點心,不過是想要元姐兒的奉承罷了。
這點小要求,元姐兒還是願意滿足她的。於是每次去法源寺,回來的時候都會去馨月齋買上兩匣子點心給賈母盡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