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抬頭的時候,賈赦硬是看著他老孃沒敢問出來。
可憐璉兒他娘,到死也沒住進正院去。
到底是她生的,雖然沒養在身邊,可兒子那一舉一動賈母都看得分明。
無論是對邢家這門親事,還是對正院正房的歸屬。
撇開正院的事,賈母針對邢家這門親事又說了一句,“邢家這門親事,是我和張家老太太一同相看的。那姑娘雖然年紀大了,但模樣還過得去。還有就是照顧弟妹長大的那股子細致勁,是旁人再沒有的。”
最重要的是身份低了好拿捏。
“老太太說的是,兒子並沒有什麼不滿。”
賈赦也知道定都定下來了,再說什麼不滿意,這門親事也不可能退了。既如此還不如順著他老孃的意思說兩句好聽的話哄哄她。
之後賈母又說了兩句話,便打發賈赦離開。她自己則是扶著人去偏廳。
此時賈珠正帶著賈璉和元姐兒背三字經呢。小孩子那軟軟的童音聽得人心裡也跟著又軟又暖。
賈母走過來,就聽到三個孫子孫女在那裡‘上進’,心情又好了不少。
招呼他們上桌吃飯,然後又讓鴛鴦開了庫房給這仨小孩一人賞了些小玩意。
賈家軍功起家,史家同樣也是如此。他們是最先跟著太.祖殺進京城的那一波人。因此幾家人趁亂得了不少的好東西。
這麼多年下來,賈母手裡的好東西真的跟後來王熙鳳形容的那樣可以壓塌箱子底了。手指縫裡漏上一兩件,也夠兒孫們樂呵許久。
只是,元姐兒看著賈母賞的精貴玩器,只得壓下心中不捨,交給身邊的大丫頭登記入帳了。
年紀太小,連自己的私房都是透明化的。
攥了攥左手,元姐兒看一眼自己的小空間裡這三年來悄悄放進去的東西,都覺得心疼自己。
十二塊點心......
用過早膳,元姐兒帶著於嬤嬤還有兩個丫頭就跟著賈璉上了一輛馬車。一路上小姐弟有說有笑,都非常期待這一次的張家之行。
一路上並沒有發生馬車相撞,車軲轆斷裂或是馬瘋了的俗套路。一路安安生生的到達張府,姐弟倆才下了馬車。
今日張家請了不少的客人,姐弟倆來的時候,客人已經到了不少。跟著張家的下人來到後院,賈璉的三舅母便笑著迎了過來,一把將賈璉抱到懷裡。
“這就是元姐兒吧?成家日的光聽人家說,倒是頭一回見。你們老太太怎麼捨得放你出來了?”
張三太太這玩笑並不好笑,明著說元姐兒,實際卻是在說賈璉,話裡那意思元姐兒聽了都替賈母臉紅。
元姐兒很想讓她去問賈母,這個理由她也挺想知道的。
不過這會兒,元姐兒卻只裝出一副懵懂的樣子歪頭看張三太太,眼中明晃晃的‘這人誰呀?不認識’。
張三太太抽了抽嘴角,也覺得她剛剛那話不應該沖著人家小孩說,只是心底多少壓了些許對賈母和賈家的不滿,一時見了,難免忍不住要說兩句。
“瞧這孩子,怕是還不認識我呢。”張三太太輕笑了一聲,然後將懷裡的賈璉放在地上,笑著對元姐兒說道,“我是璉兒的三舅母,元姐兒跟璉兒一樣,叫我三舅母吧。”
“三舅母。”
張三太太叫了一聲乖,便一左一右牽著賈璉和元姐兒進了正房。
元姐兒和賈璉進入正房,又一一與張老太太和其他的張家舅母問好,又與其他來賓見禮,好半晌終於齊齊坐在張老太太身側的時候,前院卻爆出了一陣喧嘩聲,卻是九門提督奉聖旨來抄家了。
元姐兒見此,心裡唾了自己一回,你個烏鴉嘴,這一回真的是刀山火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