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要和強大的華夏軍交戰,倭軍暫時還沒有膽量有這樣的想法。
倭國大本營的還構思好了一條策略,要在華夏公會介入之前就和其進行談判來拖延時間,好讓倭國消化到手的賠款和土地,但是胡震根本沒有上倭國的當,倭國派出的特使連坤甸的碼頭都沒能走得上去。
山縣有朋是一個最積極的侵犯華夏的人,但他深入研究華夏軍的戰史歷程之後,也不敢和華夏軍對抗,他之所以要在和清廷簽署條約之後進犯京城為大寺安純報仇,是基於華夏軍就算要介入也起碼要半個月之後才能調來大規模陸軍的判斷。
當華夏軍以外的人員根本想不到的辦法大規模出現,倭國現在還沒有無線電技術,因此其特使不能通知倭國大本營。
面對華夏軍突然出現的如此情況,山縣有朋傻眼了,只能下令倭軍趕緊撤退離開京城了。
原來,倭國大本營早已制定有計劃,萬一華夏軍介入戰爭,幾十萬倭軍便迅速後撤至山海關以東佈置防禦陣地,守住已得到的土地。
京城中的諸將想不到,華夏軍僅僅只是空運來區區兩千餘人,倭軍就這樣撤退了。
空軍的馬天明上校命令轟炸機追擊,可惜的是轟炸機飛越了三千多公里的距離,燃油即將耗盡,只能追著倭軍轟炸出四五十公里之外,便趕緊飛回京城裡面的臨時跑道降落。
倭軍的將官還算有一些見識,知道華夏軍的空軍飛艇在多次大戰中耀武揚威,但清軍中從士兵到將官很多人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飛艇,更不知道什麼是飛機,華夏軍龐大的機群在京城降落,早就將很多清軍嚇破了膽了。
劉永福等人還沒開始指揮部下反擊,清軍中很多人就臨陣倒戈了。
清軍投降的投降,潰散的潰散,圍攻京城的十萬大軍在不到不到一天時間裡,便煙消雲散。
京城的危機就此解除。
“什麼?華夏軍從天而降來到了京城?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慈禧太后聽說京城的事情,頓時目瞪口呆,他們剛才還在做著凱旋京城的美夢呢。
“飛機,飛機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和飛艇一樣?”光緒皇帝畢竟只是二十出頭的青年,對於新鮮事物還有一定敏感度的,飛艇他是聽說過的。
“太后,大同不安全了,請速離此地!”太監李蓮英受到驚嚇之下,但是頭腦非常靈活,立即想到了這個問題。
“這裡是不安全了!對,速離此地!”慈禧知道,此刻離開京城越遠就越安全,至於華夏軍是怎麼空降京城的,她就沒半點興趣去知道了。
很諷刺的是,慈禧和光緒在逃跑的時候,發現從大同到太原的鐵路僅僅不過半天時間,如果是車載馬行,起碼得好幾天時間呢。
火車到了太原後,到臨汾的鐵路還在修建中,慈禧和光緒只好靠馬車行走,一直走了很多天才走到西安,到了西安,慈禧也覺得不安全,便不顧車馬勞頓,再次乘坐隴海鐵路的火車一直向西走到終點隴東,在改乘馬車逃到蘭州去。
到了蘭州,慈禧命令清軍截斷西安以東的所有鐵路線,以免被華夏軍用來追蹤而來。
慈禧和光緒一路向西逃跑,但胡震和華夏軍此時卻沒空去管清廷的生死,而是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和倭軍決戰之中去了。
喜歡超級大華夏請大家收藏:()超級大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