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到了坤甸碼頭之後,會立即送進碼頭隔離區住上七天時間,由軍醫進行全身體檢,如沒發現身體有發熱發燒等身體異常情況,便可送進學習區了!”
冉福民為支援安置災民,跑上跑下忙得滿頭大汗的,卻不料胡震帶著韓玉清、鍾靈兩位夫人親自來到現場,便趕緊帶著他們前去視察災民的安置情況向他們述說安置災民的情況。
看到一艘艘的船隻停靠碼頭,無數衣衫襤褸的災民在帶隊人的指引要求,排成一條條人龍按順序走上碼頭。
在碼頭上,早已搭起了一個個裝有自來水棚子作浴室,災民們一上碼頭,便按男女分開,進入浴室裡脫開破爛衣服洗浴,洗浴之後,立即換上新衣服,而破舊衣服怎燒掉,然後進入隔離區。
“為什麼要燒掉別人的衣服啊?”韓玉清雖然自小不愁衣食,但她覺得將一些好端端的舊衣服都燒掉了,甚是浪費的。
一個正在忙碌著噴灑消毒藥水的穿白大褂的人應道:“這舊衣服中可能藏有致命的瘟疫病菌,一旦有問題,不但一人遭殃,甚至會為其全家甚至整個南洋帶來滅頂之災!”
“啊,原來如此!”對於婆羅洲北方部落飽受瘟疫肆虐的事情,韓玉清是親身經歷過的,如果不是胡震生產出來的抗生素藥品,不知有多少人要家破人亡,現在整個婆羅洲北方都在感激韓玉清的好丈夫拯救了他們,現在幾乎所有家庭都向華夏認祖歸宗了,重新成為大華夏人,她聽了不禁連點了幾下頭。
“災民經過隔離區的七天時間觀察,如果沒有事情之後,便進入了學習區?”
鍾靈對此甚是好奇:“學習區?那是要幹什麼的?”
原來,這是胡震一手安排的,但他沒有說話,今天來這裡,一是看看災民,二算是在百忙之中陪陪兩位夫人,算是對自己在新婚中沒有好好陪她們的一點補償吧。
冉民福看胡震沒有說話,只是對他微笑地點了一下頭,便接上來說道:“這學習區是要讓災民進行分類學習之後,再由我們分配職業。”
“分類學習?”
“所謂的分類學習是要強制學習兩個月時間,簡而言之來說就是將災民按年齡、性別,經過簡單的基礎學習,學習優良衛生習慣,年齡三十五歲以下的,都要認讀一千字以上,學習之後經過智力性格測試後,根據各人的實際特點,強制安排去學習各種職業技能知識,經過考試合格後,直接安排工作。”
鍾靈大為吃驚,眼睛瞪得大大的:“六十天要學習這麼多東西?他們能做得到嗎?”
冉民福微微一笑道:“在吃飽飯的激勵下,這些餓怕了的災民,除了特別笨的人,大多數人都能做得到的!”
“那強制分配職業呢?他們樂意嗎?”鍾靈覺得強制分配職業似乎有點不是很人道。
“沒事,這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道路,也是最好的道路!”
其實這也是胡震的主意,人有不同的智力性格特點,與其讓人們自己去盲目地浪費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還不如直接按他們自身上的特點將工作事情給安排了。
至於什麼選擇職業的自由,那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現在講究的是效率,必須以充足的人力使用最快的速度實現大華夏工業化,和歐美列強一爭高低。
走進學習區之後,只見男女老幼都在一個個大棚做成的教室裡認真地聽著教師的授課,沒有一個人敢左顧右盼的,甚至冉民福帶著胡震等人走過,也沒多少人願意抬起眼皮去看他們一眼。
韓玉清甚是驚奇,問道:“這些人都非常認真啊!你們這是怎麼做得到的?”
作為一個曾經在新加坡華夏人學校的教師,韓玉清很清楚不能讓所有學生都似乎不學習明天就會死掉似的拼命學習的,但這些災民肯定文化素質很低,但男女老少卻都象老僧入定似的進行拼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