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忍不住橫眼瞪去。不要說得這般隨遇而安,他向來就不是個有勇無謀之輩,行事前,總是策畫演練過,否則她也不會被他騙得團團轉,換言之,他說的看著辦就是在敷衍她。
“讓我先瞧瞧船是不是到齊了。”
“七個省的漕糧豈可能一起到?那不是要將轉運處給擠得水洩不通?”迎春沒好氣地啐了聲,跟著他踏上山頭,山風迎面而來,清爽宜人。
“瞧,這不是全來了。”宇文恭牽著她的手,往底下一指。
迎春垂眼望去,就見整條卞江上頭排滿了船隻,密密麻麻的綿延了數公裡長,場面壯觀得令人咋舌。
“怎會?”一般來說每個省的督糧道出發的時間不同,該是不會撞在一塊的。
“經過杜老闆的事後,我就在想,這麼好的賺錢機會,他們怎可能會放過?橫豎只要船隻都擠在一起,轉運處肯定忙不過來,屆時一艘艘船安著延遲的名頭罰軟,家底肯定能豐厚不少,只要上頭送個函文,還怕這些漕船不撞在一塊?”
迎春聽完只能搖頭,這陳規陋習到底要玩到什麼時候?抬眼,她很認真地問:“所以,你是真的真心要辦案?”既然他分析得如此鞭闢入裡,代表他已有一套的計劃等著付諸行動。
“我一直都很認真,要不我何必特地跑來業縣。”
迎春眼皮抽搐了下,懶得吐槽他分明在這裡閑度了十來日,不過如此算來……“原來你是在等糟糧到齊?”
“是啊,這當頭最是忙亂,正是最好下手之際。”
“從何處下手?”
“嗯……先找一艘漕船下手。”他煞有其事地沉吟了下
迎春眉頭皺起來了,“如何下手?”
宇文恭笑睇著她,道:“咱們下山吧”
“宇文恭!”迎春吼。耍她是不是?一直敷衍她,到底是什麼意思!
宇文恭放聲笑著,伸臂將她緊擁入懷,感覺她有瞬間的僵硬,但很快的,她開始握緊拳頭揍他——
有點痛,但……值得。
兩人當日就下山,回到轉運處時已經是掌燈時分,就見碼頭這一帶的船隻幾乎是首尾相連地排成一線。
碼頭一帶熱鬧非凡,但仔細瞧的話,離碼頭遠一點停放的漕船便顯得冷清,不見船工和押糧漕兵,推想這些人大抵也吃膩了幹糧,上岸打牙祭了。
“坐過糟船沒?”宇文恭笑問。
“沒。”她以往負責的政務跟漕政扯不上邊,漕船進京倒是見過幾回。
“那就走吧。”
手被他緊握著,她發現握久了真會習慣。
甩了甩頭,跟著他走到暗處,突然覺得有點心虛,像是作賊似的,雖然他什麼都沒說,但她知道,上船必定是要查漕糧。
兩人從暗處摸上了船,宇文恭順手拿了一盞油燈,熟門熟路地帶著她一路下到艙底,裡頭擱置著一袋袋或一簍簍的糧作。
映著燈火,她解了一袋農作仔細打量,眉頭一皺,“如今的漕糧要求有改嗎?”
“怎說?”
“這是黍,和粟極為相似,這個是粳黍,一般作為麵食,宮中以往只收糯黍,因為糯黍亦可做糕點,不過我記得衛所也不用粳黍,所以不會當作青糧送往青州,這些梗黍怎會出現在漕船上?”迎春簡略說著。
她之所以對糧作熟識,是因為以往她曾經手過戶部採買的案子,戶部魚目混珠,收購了低價米充當高樓粳糯米。
“李代桃僵?”宇文恭笑問。
“八成是。”這些人要是能將撈油水的腦袋都用在正途上,不知道該有多好。“現在怎樣?”
“這個嘛……”
話未盡,兩人已經敏銳地聽見甲板上傳來的腳步聲。
“咱們中計了?”迎春問得小心翼翼。
“有可能。”他還是噙著笑。
迎春要吹熄油燈,卻被他閃過,“不用,橫豎都是要碰頭,現在也算是個問清楚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