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在的身份,是一個叫愛麗絲·雪萊的十四歲少女。
她是這個五口之家的大女兒,除她之外,這個家庭的成員還有醉鬼父親本·雪萊,勤勞的母親卡羅·查理斯,六歲的弟弟哈博·雪萊以及三歲的妹妹朱蒂·雪萊。
她抬頭看了卡羅一眼,神色帶著一些憐憫。根據原主的記憶,她的母親卡羅只有三十五歲。想想自己現代的媽媽,真正的五十三歲老母親,看起來可比卡羅年輕多了。
不過這在本土並不稀奇,因為他們一家住在溫斯特市的東區——臭名昭著的貧民區。
除此之外,根據原主的記憶,這裡目前最先進的東西似乎是運煤火車。
在林曉菲的理解來看,所謂的最先進的,不就是蒸汽機嗎?不過這也不全可信,畢竟原主是個貧民區的孩子,見識淺薄,沒準兒這有更先進的東西也說不定。
只不過還是“況且況且”的老式火車,想必這裡也先進不到哪去。
這一會兒林曉菲想得雖然多,實際上時間只不過過去了不到一分鐘而已。
原主的母親卡羅糊了幾個火柴盒,還沒聽見回應,於是再次抬頭,浪費寶貴的賺錢時間說道:“愛麗絲,過來。”
林曉菲,也就是現在的愛麗絲愣了一下,起身走了過去。
卡羅從口袋裡拿出一塊黑麵包,“快吃吧,我偷偷留下的,可別再把自己餓暈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愛麗絲幾乎是憑著本能伸出手,嗖的一下拿走了卡羅手上的黑麵包,過程中,她甚至還嚥了一口口水。
“……”
確定這不是磚頭嗎?愛麗絲懷疑地看著手裡的黑麵包。
不,肯定不是,愛麗絲心中否定,要是雪萊一家能夠給孩子留下磚頭那麼重的麵包,原主也不至於餓死。
說來悽慘,在她看來,原主是個相當孝順又善解人意的女兒,她總是和母親一起在家裡勞作,有時糊火柴盒,有時幫忙漿洗衣物,總也不閒著。
然而最近她的酒鬼父親又把週薪的一部分拿去喝“一半一半”了注2),導致家裡沒有足夠的錢買食物。
原主把麵包留給了弟弟妹妹,最終在她的酒鬼父親再一次喝的爛醉如泥才回家的時候,絕望的餓死了。
肚子裡咕嚕咕嚕的叫聲,再加上胃裡的疼痛感,讓愛麗絲迫不及待地把麵包往嘴裡塞。
卡羅看她這個樣子,哀愁的嘆了一口氣,“床頭的小矮櫃上有茶,去喝一點吧。”
這麵包不僅難吃,還非常的剌嗓子,愛麗絲艱難地嚥下第一口,這才趕緊跑去倒茶。
茶湯是極其淺淡的黃色,如果不是上面有一片茶葉漏出來,愛麗絲甚至以為這是白開水。
不過這也無所謂,反正她也不懂茶,能解渴就行——穿越到這種出身,不能要求太多。
這一小塊麵包雖然吃得艱難,但也沒讓愛麗絲吃多久。
大概吃了六七口,這塊麵包就被吃得乾乾淨淨。
愛麗絲絕望的發現,這麼難吃的東西,自己居然還有些意猶未盡。
這可不行!怎麼能墮落到這種地步?愛麗絲捏了捏拳頭,準備出去找找看,有沒有活兒幹。
注1:本書借鑑維多利亞時期的物價與計數規則。在當時,一蘿是144個,也就是說,144個火柴盒只能換2.25便士,而且還包含成本費。
而當時的貨幣如下:
1英鎊(sovereign)=4克朗(cron)=10弗洛林(forin)=20先令(sing)=240便士(penny)=960法新(farthing)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一英鎊大概等同於現在的八十到一百英鎊,有時購買力甚至更強。
注2:一半一半是一種廉價的混合酒,即波特酒和麥芽酒混合的酒,一杯要大概三便士。
喜歡差分機時代請大家收藏:()差分機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