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老宅牆體老化、牆麵灰漿剝落,屋頂多處漏水,窗欞腐朽,廁所水管滿布鐵鏽,電線老化,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像一艘舊船艱難的航行在大洋。
工程隊的做法很簡單,該拆的拆,該裝的裝,該抹的抹,該換的換。
改造的動靜過大,就由街道辦出資實際還是宋保軍的私房錢),為宋家五口人在附近的賓館提供臨時居所,能搬的傢俱暫時全部搬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書敬的關心下,韓若依的入學問題得到了解決。目前小丫頭在街對面的明陽第二小學讀書,白天上學,晚上再回到賓館臨時居所和姨媽姨父哥哥住在一起。宋靜桐高中學業繁重,在學校住宿,不經常回家,自然不必多說。
正好,宋世賢被麗閣公司停職閑置起來,他既不願去看韓維武那張臭臉,索性留在家裡監督工程進度。
老頭子本身又是個專業的室內設計高階制圖員,無論眼光、審美、經驗還是動手能力,均是茶州市數一數二的牛人,看著家裡的免費裝修改造,完全正中下懷,藉此機會設計起來。
工程隊的人知情知趣,對老宋的建議極為熱心,無論什麼要求都給予盡量滿足。
本來大家以為這無非是個喜歡指手畫腳的還有些囉嗦的外行中年帥哥而已,基本提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誰知雙方一開始合作,工程隊的設計師立即為宋世賢的才學所感嘆。
實際上宋保軍已經為此付出了三百多萬的花費。
本來光禿禿的門前空地,現在圍起三面圍牆,正中路口一個古樸莊重的歐式大鐵門,實則加裝了自動控制系統,能實時監控車輛和人員的出入,進行開啟和關閉。
裡面圍起來的空地就成了宋家的庭院,不算特寬,也有六七十平米左右。
街道辦的人一再保證所有費用不用宋家一分錢,所有要求盡量滿足,宋世賢便不再束手束腳,放手設計開來。
庭院內左側蓋上兩間全自動門的車庫,方便日後停車。雖然宋家只有兩輛舊腳踏車,這不妨礙老頭子對今後美好生活充滿希望。既然現在條件充足,就先把車庫蓋起來,等兒子上完大學,家庭開支寬裕,車子總會有的。
庭院內部進行草皮鋪設,只在右側預留了一小片泥地,用四十厘米高的磚石圍起。那是老頭子打算用來種樹的。
年輕的時候,他老早就幻想有一個院子,裡面種植兩到三株香樟樹,長有水桶粗細。再在兩棵樟樹中找個合適的枝丫,弄一個鞦韆,等有了孩子以後,帶著孩子一起玩樂,真真天倫之樂,想想都讓人情不自禁。
可惜兒子都上大學了,女兒也讀上了高中,還只是停留在腦海的幻想而已。
如今這個願望就要實現了!
從庭院的門口到老宅的門前,鋪上規整的長方形青石板,寬約一點六米,每塊石板間隔十厘米,中間露出淺淺的青草,別有一番情趣。
計劃好的香樟樹邊上鋪的是大理石地板,將來還要加裝石桌石凳。每當夏夜來臨,一家子人可以在這裡納涼聊天,品著清茶,享用點心,談天說地。
再過去一點,則是一座小小的涼亭,四周挖了寬度為五十厘米左右的溝渠,將來引用活水,形成迷你型的溪流。
至於老宅方面,則需要裡裡外外的大修。
老式的木質門窗多多少少已經開始腐朽,玻璃裂的裂破的破,通通拆除再裝上新的鋁合金門窗。
老宅門口進行加寬,在不影響承重的情況下拆掉一米二的牆體,裝上一道透亮的玻璃幕牆方便採光。
一樓二樓的牆體灰漿全部刮掉,鋪設昂貴的木地板和牆裙。客廳和廚房之間打通起來,用一個高貴典雅的置物架進行間隔。
衛生間則是完全改裝,把隔壁的雜物間打通,重新鋪設下水道和線路,變成一個寬大的洗浴間,裝上浴缸。原衛生間用不透明的玻璃牆隔開,裝上馬桶。門口邊上是盥洗盆和洗衣機。
宋世賢和吳桂芳的主臥室前方窗戶打通,在庭院外面建起一個露臺,使得臥室更為寬敞。
牆體和橫梁進行大幅度加固,外牆塗上防水層和隔熱層,再刷漆。
宋保軍、宋靜桐、韓若依三兄妹的房間,以及二樓的衛生間,通通進行了大幅度改造,陽臺護欄拆除,加裝新的欄杆。
樓頂砌了半層閣樓,裝上尖尖的屋頂。至此,老宅的風格發生翻天覆地改變,從原來的老蘇式筒子樓搖身變為充滿異域風情的歐式別墅。
宋保軍被淩安琪開車送回來時,形象改造工程進行了一小半。
工程隊在黃大秘的督促下日夜兼程,每天二十四小時加班加點,工程進度飛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改變。
往往是早上才剛開始挖了一道地基,下午就把圍牆砌起來了,到晚上,門口已經裝好,一座庭院就將近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