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蔣方卻不得不親手砸了這東西,別說夜壺與茶杯什麼的一比,它還真沒有那麼容易摔壞。
‘哐當!’握住壺柄猛力一砸之後,夜壺地底部開裂了。
蔣方一聽聲音就知道了不對勁,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研燒雙層器皿,對於它們碎裂的聲響已經非常熟悉。果不其然,反過來就看到底部藏著一卷羊皮。
蔣方的手顫顫巍巍地取出了羊皮,那上面以紅色硃砂用蠅頭小楷寫滿了話。僅是一眼,蔣方瞥見了斧頭二字就別過頭去,“你們拿走,不必告訴我上面有什麼。今天過後,我就是換了一隻夜壺而已。”
眼前的事實表明一點,這只夜壺是被掉包了。
魯思當年是一定早有準備,恐怕他早就知道行蹤有暴露的可能,帶著特質的夜壺隨著鏢隊前往涪城,可以在不引起人懷疑的情況下去往喬家。
再說喬家,喬家說不定也早就同意了魯思的計劃,知道他的偷天換日計劃,把東西先換到蔣方的行李裡,以待日後從長計議。
對於公輸班的傳人而言,魯思想要燒制一隻雙層壺並非太過困難。因為誠如何必所言,雙層器皿早在春秋戰國就出現了,魯班後人有其製作手藝也說得過去。
然而,可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喬家與魯思都沒能活下來,所以這個秘密就被塵封了,直到多年以後有一個兩度科舉不第的歐陽修進入了喬家舊宅,這才引出了一段未了的因果。
究竟是什麼秘密會引來大內殺手的追殺?恐怕莫過於政權更疊。
二十八年前,宋太.宗駕崩。這位宋朝開國後的第二任皇帝趙匡義身上有一個巨大的謎團,他的皇位不是傳自父親,而是繼承於兄長趙匡胤,一提起此就會讓人想到斧聲燭影這個詞。
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屏退左右。
兩人到底說了什麼外頭的人沒聽清楚,而卻再最後聽到趙匡胤用柱斧戳地,大聲說到‘好為之’。隨即趙匡胤駕崩,趙匡義繼位。
對於趙匡義的繼位,朝野不免有所猜疑,好為之三個字,到底是讓他好自為之,還是讓他好做下一任皇帝?
這件事情的記載不一,雖然沒有放到臺面上議論紛紛,但是因為趙匡胤不是沒有兒子,他的四兒子趙德芳已經十七歲了,這個年齡也足夠當朝了。
朝中有人說,趙匡義繼位是他的母後既是杜太後定好的事情,早年間杜太後、趙匡胤、宰相趙普就定下了金匱之盟。
主要內容就是杜太後死前讓趙普入宮說遺言,她的大兒子趙匡胤做得皇帝,那麼趙匡義也是她的兒子,為何不能繼任哥哥的皇位?如此這般那般,請趙普勸說趙匡胤將來把皇位傳給弟弟。
月枕石乍一見羊皮上的斧頭一詞便知不好,恐怕二十八年前趙匡義臨終前有人翻出了他繼位的秘密,才有了喬家在同年入川隱居雲臺山。
這才匆匆一覽,她與展昭就都微微蹙眉,硃砂紅字寫著秘術一道傳自公輸班,方物皆可入術,更不談可以使用隨手器物,恰如最稀疏平常木匠用的斧子。
偏偏,宮闈之內最忌巫術,斧子加上巫術,雖是不曾寫得清清楚楚,但足以表明太.祖皇帝趙匡胤的死並不簡單。而掌握著魯班秘術的魯思與其親人喬家,有怎麼能不成為被滅口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