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山河永寂五)
月影光如晝,銀霜茫茫,仙鵲聚天橋的日子戶戶便又是剪芽乞巧。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霄中。
國主的生辰,禮賢館中諸人卻是再沒了興致樂音彈奏,流珠備下了喜慶的宴席分於各處下人們,“都高興些,今日國主的生辰,別掃了興。”卻捧了最清淡的嫩芽湯來想著去端給李從嘉,剛至了那寢殿門外,卻見他竟起了身,“國主!”幾乎有些驚訝,“國主怎麼起來了……”這些日子愈發地拖著不好,女英齋戒數月為他祈福,今日卻是起來了。
李從嘉分明是手間虛軟,卻依舊是撐著起來,望望她送來的東西露出笑意,“嗅著還好,拿過來些吧。”
“菩薩保佑,國主今日看著便好得多了……”流珠不由閃了淚光飛快地抹去,替他舀了一碗端過來,這還是這麼久以來他第一次說著想吃些什麼,李從嘉就著手盛了些許飲下去,“甚好。”
“國主便是素喜清淡,今晚本是備了宴……還是都賞給外邊下人們喜慶喜慶……”
“我正有此意,七夕……節禮總是要備下的,我的生辰倒是無所謂,讓她們高興高興也好……”又是咳起來,一襲碧衣起身出去。
禮賢館中的高閣之上,一身絕世煙雨倚在那欄杆上極目遠眺,此一生後不後悔?他依舊是固執地搖頭。
流風響泉,清歡沁骨,花行笙鼎,鳳凰霓裳。
如今剩他一人,他們都為了這一身夜雨傾盡天下,而李從嘉覆盡了心血。
又到七夕。
夜風微涼,一襲銀月如水,映照九霄萬裡,恍若金陵一般的飛天之勢,極高地閣上他憑欄而立。
從冰雪消融到夏日鳴蟬。
當日的霓裳羽衣舞只有流珠還曾分毫不差記得,為他細細複述而來,便能見到他笑得出塵絕世。
浮生一夢,亂世千秋。
與此同時,趙光義聽得宮中七夕雅樂,忽地命人來,“賜酒於隴西郡公,給他一個痛快,莫不要再如此耗著了。”
這算得是我的悔意,李從嘉,你再如此苦苦撐著這一口氣,他也回不來了。最大的懺悔……大哥,讓他去陪你,你若是見得他如此痛苦非要活著,必是也不能瞑目的。
禮賢館雕欄畫閣,極高之所,全是江南風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他低低吟完,血亦或者淚都是流盡了,夜雨染成天水碧。他此一生禍國殃民也罷,清雅無雙也罷,過了這七夕天上人間,都與後人言。
“若是你不在了……回了江南又何用!”張開雙臂,沁人香風透體而過,碧衣飄渺,極目,星河天懸。
四下起了慶賀樂音,都以為國主見好了,人人奔走欣喜。忽地又見來了宮人,姿態倨傲,說是皇上賜酒。
見了那杯清冽的毒酒,李從嘉卻是笑得快慰,“趙匡胤,不枉你一世視他如手足……他仍舊是心有善念的……”無人解其意,卻只見他執了那酒去。
“可惜,趙光義……李從嘉此生不會死在任何人手上……”他的心從不受誰的脅迫誰的左右。
慢慢走向那欄杆。
第一次,笙鼎樓,他遇見他便生了諸多危險的念頭,他知道他一定會救自己,縱情而下不管不顧。
第二次,金陵城破,皇宮之上他絕望無言,別時容易見時難,此生至此毫無退路,不得不就此歸去,他依舊是隨著自己縱身而下。
汴京銀河浩渺,花燈鋪地,虹橋之上男女微醺,這人間天下都是重聚的日子,再難再苦,總有再見的日子。
是不是,人世冷暖,總有再見的日子?
一方高閣之上,第三次,李從嘉手執那酒縱身而下。
“國主!”悽厲叫喊,他生他死,一身清骨自傲,再也無人能阻。
生為絕世,死亦是隻有他自己才能控制。
夜雨翻飛,臨空而下,那一年有人把酒臨風,笙鼎樓上驚鴻一瞥,心心念念覆了三千裡山河日月。
不是說要回江南看看?
趙匡胤,今日,可是你負約了。
隨著一襲墨色長發,高空墜下碎裂開的酒杯嗞嗞地帶毒燒起了青石地。他碧色的衣裳綻開,一笑傾盡秦淮夜雨,靜靜安然,身下緩慢洇開的紅蓮。
七夕節慶,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隴西郡公歿。
全文終:山河永寂
那小小的女子閣上凝望那鋪開去得血色蓮華,死死捧著那架琵琶,“姐姐……越是極致,越是不長久的,陪不得他最好的時候,如今我總算也陪了他最不好的時日。足夠了。”冷清清的眼淚散在風裡,女英為他超度七日,自盡於殿中隨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