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那時便笑得嘲弄,什麼傾天下,遇到了自己的親哥哥的步步緊逼不還是要退避三舍不敢出面。都說是南國的皇帝對當今太子殿下恨鐵不成鋼,其實心裡最寵愛六皇子。曾經得一絕世織錦,名喚山河錦,等待數月無人能配,非一紙詔書找回了安定公,這才當真是造就一曲人間驚鴻。
世人的嘴最是厲害,說著說著趙匡胤便也真的有些期待見到那傳言中的人。
現在他一步一步略過陳舊的瓦片,自己陰暗的影子劃過無聲,只是幾日,心境便完全不同,他在惦念。
一身夜雨染成天水碧的人。
他毀了響泉,毀了自己的堅持又將如何,只望他記得那鐲子。自己的一片苦心他不知道亦不能讓他知道。
僅僅只是惟願李從嘉能夠真心實意地,好好活下去。
趙匡胤見得光義等在那裡,暗色陰影裡的身影讓他有一種錯覺,陌生,疑惑,直到見得他的木鐲。
還在。那年那棵樹上的兩個少年,如今還安在。趙匡胤不知道今夜為何心情有些沉重,只是他突然想起李從嘉之後再看到自己的胞弟,唯感慶幸。
他過去拉過他不願多說任何便一躍出了安東寺。
我沒有讓你失望,不是殺了你一味地依附於太子才能換得光義,換種方式,殺了李弘冀,我也一樣能帶走他。
趙匡胤突然笑了,李從嘉,這便是我和你最大的不同。我不是能夠輕易便將全部壓在一場賭局上的人。
“安定公的事情結束了?”趙光義見他前來並未受阻便知道他一定是完成了太子交代的事情。
趙匡胤頷首。
“那安定公已死?”
腳步一停。趙匡胤轉過身,“他……。沒有。”
趙光義的震驚顯而易見,“什麼?那你怎麼能說服太子放了我?”
劍眉的人上下地打量他,突然笑得很是得意,“你難道也不信你的大哥?我既然說會來帶你出寺,便一定做到。”
“可是……”
“殺不得安定公,那便殺了李弘冀。”這話說得雲淡風輕,卻讓趙光義倒抽一口氣,“太子他……他死了?”後半句已然是努力地壓低聲音,這訊息若是一旦被人聽了去,可是天大的麻煩。
趙匡胤倒像是有些好奇地轉過身,“他確是死了,我既能殺了齊王,自然也能想辦法殺了他。本想借他之手你我先在南國嶄露頭角,不過後來我改變主意了。也怪不得我,這只能怪他自己心性多疑,本來我已經沒有沁骨了。是他自己非要懷疑,用紫檀杯喝了無毒的淸歡。這是他自尋死路。”
趙光義眼中閃過一絲奇怪地神色,他仔細地思考著事情的全部,趙匡胤竟然能夠轉變心意殺了太子。這話面前的人如今說來風輕雲淡,可背後的險惡自是不必說,縱然他久居寺廟中也能知曉太子李弘冀可不是簡單得角色,稍有不留意,那人的狠毒可遠不似這皇室眾人一貫的仁厚作風。
大哥他,殺了李弘冀。
一定有什麼緣故,言出必行,趙匡胤不是會妄賭的人,可也不是會輕易冒險的人。
“為什麼?”他不是那年的孩子了,不會再一雙眼迷惑猶豫著看著趙匡胤,現在的他完全成熟般的口氣,認真而冷靜地問他,為什麼,殺了太子又有何好處。
趙匡胤不知道他該為如今長大的光義感到高興還是不習慣。擺擺手,“沒有為什麼,我突然覺得安定公不應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