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則是朝廷將派遣使者去朝鮮國,譴責並問罪朝鮮國和後金勾結,對抗我大明一事,旨意上用的問罪,這已經是很嚴重的詞句了,一般情況下,這個詞彙的下一等級,就應該是討伐了。
而孫承宗致仕後誰接任遼東督師的事情,也是文武百官們都關心的事情,卻是被放在了旨意的最後,孫承宗之後,朝廷暫不設遼東督師,只是撤換了遼東巡撫,換上一個幾乎不少人都沒聽說過的人就任遼東巡撫。
原右參政兼副使盧象升,任遼東巡撫。
這一份旨意下來,朝野頓時譁然。
關於東江鎮總兵的事情,已經沒人會傻乎乎地繼續再提,打了一個勝仗,領兵的參將升總兵,雖然不多見,但是也不是沒有。
主要是現在皇帝的態度很明顯了,這江晚就是皇帝的親信,皇帝就是要重用。
繼續提這事情,那就是和皇帝打擂臺,逼皇帝翻臉,趨吉避凶的大佬們一個個心知肚明,尤其是和整個遼東局勢比起來,東江鎮實在是算不得什麼值得太關注的地方,所有人關注的重點,還是在遼東。
關於盧象升的任命,就令得很多人琢磨了。
不過,皇帝既然選了這個人,到時候時候給了文官們一個面子,屬於那種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的做法。
前面辦了那麼多的文官,但是後面我再委以重任一個官員,依然是你們的文官,也算是變相示好了。
這盧象升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對文官們來說,這是標準的自己人,他們沒理由也沒道理對這個任命質疑,只是總是有人擔憂,此人能穩得住遼東的局勢嗎?
不設督師,那就意味著遼東方面,朝廷現在是打算採取守勢了,但是哪怕是守,也得要個有本事的,這些年好不容易經略出來局面,若是換成一個無能之輩上去,沒準一轉眼,遼陽丟了,錦州丟了,寧遠也丟了,韃虜直接在山海關下叩關了。
而盧象升的履歷,也被所有人的翻了出來,這個時候,所有人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咱們大明不是精兵良將,這位進士出身的盧巡撫,不僅僅幹過大名知府,整頓過大名,廣平,順德軍備,甚至還練出一支兵馬鎮壓流民作亂,屢戰屢勝。
這簡直就是一個文武全才啊!
若不是他目前的官職品階都低,這樣的人才即使是放到兵部做個侍郎都應該是不遜色的那一種。
遼東巡撫這位置,就好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一樣,品階不高,權利還挺大,而且,不僅僅可以管理民政,就是連軍政,這巡撫也是有著偌大的權利。
以大明的低階文官節制高階武將的傳統,皇帝的這一手,算是對目前遼東局勢極為妥當的應對了。
當然,和那位據說是秀才出身的東江鎮總兵比起來,朝廷裡的這些文官,直接就無視了那位總兵大人的那一點點微末的功名,直接就將他打入武將的行列了,壓根兒文官們就沒拿江大總兵當成自己人過。
喜歡明末隱相請大家收藏:()明末隱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