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沒人敢接話,因為他們不熟悉實際政務,更不知如何籌餉、練兵。
若說主戰,咸豐之前也是個主戰派。
可湘軍的大敗,無疑證明主戰派只會迎合民心,拿不出切合實際的對策,純粹是紙上談兵,誤國誤事。
咸豐是決策者,自然要負大部分的責任。
可主戰派大臣亂出主意,攛掇民意,無疑也要對湘軍的戰敗負責。
清廷的制度是畸形的,主戰派大多不掌實權,卻佔據了道德高地,不用對戰敗負責。
肅順也趁勢打鐵,說道:“皇上,臣不是危言聳聽,只是有些心裡話,理當泣血以陳。
朝廷對湘軍寄予厚望,沒想到,不到半年時間,湘軍就灰飛煙滅。
“由此不難看成,粵匪羽翼已成,決不可等閒視之,更不可輕啟戰端。
當前對大清最要緊的,莫過於革除弊政,編練新軍,增加收入。
“如今人心惶惶,軍麼不振。
若此時輕啟戰端,無異於驅羊戰虎,必敗無疑。
果真如此,對朝廷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對大清來說,無異於自速其亡。
主戰者,實乃居心叵測,誤國誤民!”
此話一出,主戰派又群情激昂。
可咸豐已經亮明瞭態度,主戰派也不敢再厲言反抗。
只有惇親王不怕肅順,亦不怕咸豐,說道:“肅順,你不要危言聳聽,顛倒黑白。”
咸豐對今日的御前會議深感厭煩。
朝廷內憂外患,大臣們理當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但每次御前會議,大臣們總是意見不一,彼此攻詰。
清廷的制度,遇到這種決定軍國大計的大事,都應組織御前會議,或者組織更大規模的廷議,以統一朝臣思想。
咸豐威望不足,思路也不高明,對御前會議上的爭論也頗感厭煩。
他不耐煩地說道:“御前會議,參會的都是王公大臣。
大家應該知無不言,拿出切實可行的方針。
“可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道理說不出來,反過來人身攻擊。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吧,軍機大臣留下來,其他人都跪安吧。”
這話明顯在針對惇親王。
他是咸豐的哥哥,並不服咸豐的指責,麼呼呼地帶頭走了。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