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還是心有餘憾,沒有“商”
級鐵甲艦,海軍就難以形成遠洋作戰能力,在英法俄美海軍面前,始終是個小弟弟。
原海軍司令唐約翰,即將改任資政院議長。
他與楊烜私交很好,對改任議長之事並無異議,此時便說道:
“還有九個月時間,第一艘一干噸級的鐵甲艦就要下水。
按照遠洋作戰需求,至少需要四艘‘商’級鐵甲艦,海軍才能形成遠洋作戰能力。
“對照我們當前的造船能力,至少需要兩年半,才能造出四艘‘商’級鐵甲艦。
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可等不起,肯定要尋找替代的辦法。”
唐約翰出身於海軍世家,又做過海軍司令,熟悉海軍事務,眾人對他的發言很重視。
楊烜問道:“老唐,你接著說,怎麼個替代法?”
唐約翰繼續說道:“暫時而言,帝國對遠洋作戰能力要求並不迫切,但對遠洋航行能力非常迫切。
南洋這邊,我們已佔領整個中南半島,實際控制了西婆羅洲,又在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建有同盟會。
“東洋這邊,我們在臺灣設定了行省,琉球也成為我們的藩屬。
關鍵是北洋,不說別的,單說收回阿拉斯加。
此地極北極寒,冬季海洋封凍,每年只有六七個月的時間可供航行。
“從上海到阿拉斯加,相距三幹多海里、六幹多公里。
帝國要想控制阿拉斯加,必須具備遠洋航行能力,在中途建立若干海軍基地。
“從上海出發,第一個停靠站,可以放在朝鮮之濟州島;第二站,可停靠在外東北之海參崴;第三站,可停靠在庫頁島或日本之幹島群島;第四站,可放在阿留申群島。
“阿留申群島,就算是阿拉斯加地區的附屬島嶼了。
過了阿留申群島,就能順利進入阿拉斯加。
從阿拉斯加返程到上海,正好相反。
“濟州島、幹島群島、阿留申群島都好辦,難就難在海參崴和庫頁島。
這兩個地方地處外東北,本是中國領土,但沙俄覬覦特甚。”
沙俄失去了阿拉斯加,急於從外東北獲得領土補償。
為此,沙俄加緊武裝侵入外東北,又與滿清朝廷交涉,逼迫清廷割讓外東北領土。
情報局已經獲得了準確的情報: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率哥薩克騎兵侵入外東北,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割讓外東北。
公使普提雅廷也在天津,正在和北洋大臣文祥交涉。
沙俄讓渡阿拉斯加是一回事,帝國派兵實際佔領又是另一回事。
但楊烜吃定了阿拉斯加,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阿拉斯加地區是我們花了七百萬法幣,真金實銀買來的,不僅要切實佔領,還是大力開發經營,要在此設定行省。
不管這其中有多大困難,我們都要努力克服,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