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率眾離開新豐繅絲廠時,時間已是傍晚。
眾人又吃了一頓絲廠工作餐,然後或乘坐馬車,或騎馬,離開了絲廠。
南京市委、資政院、警察部、檢察院等部門,留下人手繼續處理絲廠事宜。
楊烜等人則返回了皇宮,連夜召開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
除了軍政委員會委員外,南京市委、警察部、宣傳部、工業部、檢察院、法院等部門負責人也列席會議。
楊烜神色嚴肅,眾人也頗為緊張,正襟危坐,生怕在皇帝氣頭上惹怒他。
楊烜開門見山,說道:“諸位,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手頭上也有很多事要處理。
今天整個白天,我們都呆在絲廠,專門處理絲廠弊政。
到了晚上,還要把大家召集過來,我心裡也很過意不去。”
大家與楊烜皇帝多年,已經熟知了他的脾氣。
他說話越客氣,越要小心留意,說不定後面就會有不測之威。
尤其是,工業部長、警察部長等幾個負有責任的人,心情更加緊張,生怕楊烜會發出雷霆之怒,把矛頭指向他們。
只聽楊烜接著說道:“革除絲廠弊政絕非小事,事關工人身心健康,亦關係到帝國的長治久安。
我們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氣,見微知著,發起新一輪大整肅。”
三年前的大整肅,眾人至今記憶猶新。
當年那場整肅,主要集中在軍隊與政府部門,起因是陸軍部的職員承襲滿清陋規,向軍隊索取軍餉回扣。
時任陸軍部長被連貶數級,發往交趾效力。
日後,陸軍部也被裁撤,與海軍部合併為國防部,職權大為削減。
此舉雖然是順應機構改革,但坊間多有議論,認為陸軍部的被裁,早在大整肅時就埋下了苗頭。
不過,大家也都承認,大整肅對於整頓軍紀,對於改善官場風氣,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大整肅過後,軍隊士氣高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為革命軍征服中南半島、推翻太平天國、全殲湘軍、佔領東南各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烜接著說道:“三年前的大整肅,主要是為了整頓上級機關,集中在軍隊和政府中組織。
這次大整肅,是為了建強基層政權,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掃黑除惡。
“新豐繅絲廠為什麼存在這麼多的弊病?最大的問題,在於包工頭把持工人管理大權。
這位包工頭是漕幫餘孽,不僅把持村委會,還架空了工廠經理。
“哼!
他是士皇帝,在村裡一手遮天,在廠裡還要作威作福。
別說工廠做不了主,管不了工人,我看國民政府的政令,也進不了他這個村!”
這話說得很嚴重,但也很客觀。
中國自古慣例,皇權不下鄉,政權只建到縣一級。
縣以下,則由縉紳先生們商量著辦理。
到了村一級,往往同族聚居,大事都由族長說了算。
最後,到了家庭,才是中國社會的最基礎單位,往往由家長說了算。
一家的家長,通常情況下就是最年長的男性。
帝國把政權建在鄉一級,又在村一級建立村委會,成立民兵連,就是想打破政權不下鄉的傳統。
三年來,帝國對基層的掌控力大為增強,但其路漫漫,帝國要真正建強基層政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掃黑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