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是太仁慈。慈不掌兵,是千古以來的名訓。要作為1軍統帥,要樹立威信,要嚴格訓練部下,就更不能仁慈。可李元度偏偏就是1個婦人之仁的人,部下不怕他,對他的軍令陽奉陰違。
第2是書生氣太重。李元度愛做學問,不分主次,耽誤了正事。他立志寫1部有清以來的名人傳記,常常不惜耽誤軍營正事而收集資料。有時候,他甚至沉溺於學問之中,置緊急軍情於不顧。
曾國藩對李元度的毛病1清2楚,曾和他約法“5章”:“其1不用好說大話而無打仗經驗的文人;其2切莫自視過高,師心有用;其3保舉要有節制;其4千萬不要意氣用事,朝令夕改;其5不用私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元度滿口答應,卻根本改不了自己的毛病,最後只好聽之任之。主帥如此昏聵,底下的平江勇更是散漫。
平江勇平時訓練就很懈怠,紀律渙散,精神風貌也不佳,在整個湘軍中口碑很差,與太平軍作戰時就經常打敗仗。
這次在陽辛市,平江勇當面之敵是革命軍海軍6戰隊。李秀成的步兵第4師又從旁策應,把平江勇打得落花流水。
李元度只堅持了不到1天時間,就從陽辛市全線潰退,5千平江勇損失了大半。
真正爆發激烈戰鬥的,是湘軍的主攻方向姜家灣。吉字營猛將李臣典從富水河西側進攻,楚軍猛將楊昌濬從富水河東側進攻。
李臣典與蕭孚泗1樣,原本都是鄉里無賴,在家鄉屬於地痞無賴,備受歧視,只得加入湘軍。李臣典的家世比蕭孚泗更慘,父親早亡,母親在他十8歲時也去世了。
據說,李臣典年輕時好賭成性。母親去世時,他以買棺材為名,向親戚借了1筆錢。沒想到,他賭癮發作,拿著錢沒去沒買棺材,反而在賭場中把棺材錢賠得精光。
這樣1個無賴,加入湘軍後卻成了亡命之徒,在吉字營屢立戰功,威名與蕭孚泗並列。相比於蕭孚泗的勇猛,李臣典更有謀略。
歷史上,李臣典是吉字營攻克天京的最大功臣。不過,天京克復後,吉字營入城大4搶劫,李臣典很快暴斃。野史相傳,說李臣典搶奪天王府的美女,日御數女,縱慾而亡。)
李臣典既來姜家灣主攻,便從吉字營調來了4門阿姆斯特朗炮,希望藉此壓制革命軍的火炮。
楊昌濬亦從富水河東岸猛攻,吸引革命軍的注意力,掩護李臣典在富水河上搭設浮橋。
湘軍兩路夾攻,卻缺少水師,無法控制富水河。相反,革命軍南洋艦隊調來了大量鐵甲艦,使用艦炮壓制湘軍阿姆斯特朗重炮。6戰隊又在富水河西岸構築防線,使用機槍挫敗湘軍的衝鋒。
李臣典與楊昌濬兩部湘軍近在咫尺,可以用望遠鏡互相通視,卻始終未能會合,只能望江興嘆。
兩軍在姜家灣相持3日,湘軍無法突破革命軍河防。李臣典、蕭孚泗收到曾國荃的調令,開始回防半壁山。
楚軍更加絕望,已有崩潰之勢。上至軍官,下至軍夫士卒,不斷有人開小差,或直接向革命軍投降,或33兩兩地泅過富水河、翻過山間小道,各逃生路。
至此,革命軍已經徹底合圍了楚軍。楚軍4面楚歌,各路皆敗,已經突圍無望。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