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被革命軍攻克後,9江城下的湘軍大將塔齊布,更加焦躁不安。情報顯示,革命軍已有援軍到了湖口,與9江只有咫尺之遙。
他已經圍攻9江近半年時間,卻無尺寸之功。1旦革命軍在9江發動反攻,塔齊布麾下的湘軍首當其衝,很快將遭受滅頂之災。
塔齊布是8旗中罕見的名將,也是湘軍中少有的8旗將領。
當年曾國藩在湖南長沙建立湘軍,與湖南綠營常常合操訓練。曾國藩藉此認識了塔齊布,認為他肯吃苦,為人忠厚,為將勇猛,借調塔齊布為湘軍將領。
最初,湘軍6軍只有兩個統領,1為羅澤南,另1個就是塔齊布。曾國藩如此重用塔齊布,自然是看重了塔齊布的滿人身份,希望減輕清廷對他的猜忌。
但塔齊布確實是員猛將,沒有辜負曾國藩的期望。太平軍進攻湖南時,湘軍初出茅廬,曾國藩在靖港大敗,塔齊布卻在湘潭大勝。
可以說,正是塔齊布的大勝,才幫助曾國藩站穩了腳跟,也幫助湘軍扭轉了危局。搭上了湘軍的順風車,塔齊布也走上了官場快車道,先是超擢為湖南提督,接著又獲賜黃馬褂、騎都尉世職,可謂恩榮備至。
除了塔齊布,很多湘軍將領也因軍功而功名大進。最先辦團練的江忠源,1介布衣,因剿匪有功而擢升為知縣。太平軍興起後,江忠源鎮壓太平軍十分得力,不到3年時間就由知縣升為安徽巡撫。
其後的左宗棠,以師爺身份凌辱總兵,差點被咸豐處死。朝中大臣紛紛救援,左宗棠因禍得福,不到半年時間就開始節制江西軍務,加2品頂戴。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湘軍將領以軍功起家,對付太平軍固然無礙。可面對革命軍的凌厲攻勢,湘軍將領們只能被動挨打,塔齊布更是首當其衝、束手無策。
塔齊布作戰勇猛,是1名合格的猛將,卻並不擅長運籌帷幄,也難以獨當1面。他能出任湘軍大將,實因機緣巧合,自己恰巧是個滿人,恰巧遇到了曾國藩這種持盈保泰的人。
歷史上,塔齊布與羅澤南分領湘軍6軍。但塔齊布這1派系,幾乎沒有出過像樣的人才,部下最多擔任總兵、提督。羅澤南這1派系,則人才濟濟,許多人擔任了督撫。
塔齊布在9江圍城甚久,與之對陣的則是太平軍名將林啟榮。最終,塔齊布未能攻下9江,反而暴病而亡。其死因疑點重重,有可能是被太平軍重傷後而死。)
這天,左宗棠派使者來到塔齊布大營,要求塔齊布從9江城下撤圍,與左宗棠大營合兵1處。
塔齊布聞訊大怒,說道:“我在9江圍城甚久,季高何以令我倉促撤退?我軍1退,湘軍陣線動搖,季高如何處置?”
曾國藩創辦湘軍時,塔齊布是湘軍6軍兩統領之1。左宗棠則在巡撫衙門中擔任師爺,並未參與湘軍的具體籌建工作。
塔齊布在湘軍中的資歷遠高於左宗棠。而左宗棠卻後來居上,爬到了塔齊布的頭上。塔齊布自知才能不如左宗棠,只得接受左宗棠的節制,卻也頗感不服,不稱左宗棠為大帥,而稱他的表字季高。
左宗棠恃才傲物,脾氣倔強,當了楚軍主帥之後,更加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使者深知他的脾氣,對塔齊布說道:
“亭公,大帥精熟方輿,曉暢兵略,奇計頻出。他下此命令,必有他的道理。況且,大帥的為人,想必您也清楚。他但凡下了軍令,絕對不許他人置疑,更不許他人陽奉陰違。請亭公服從大帥命令,立即收營撤退。”
塔齊布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卻同樣取有表字,名曰“智亭”。他不敢直接拒絕左宗棠,說道:
“我軍圍困9江已久,若突然撤退,將士必將驚疑,粵匪亦將更加猖狂。我打算再發動1波猛攻,震住9江之敵,然後再從容撤退。”
使者見塔齊布態度堅決,自知不好勸他,便說道:“亭公,請給個明確的時間,我好向大帥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