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談判告1段落,帝國高層得以集中精力,全力應對與湘軍的決戰。楊烜在京城呆的時間久了,便決定前往前線督戰。離京之前,軍政委員會委員們來到最高統帥部,召開最後1次會議。
最高統帥部設在皇宮內,從皇室軍諮府、革命軍總司令部、國民政府國防部3大機構中抽調人員,只在戰時臨時性設立。
革命軍副總司令兼總參謀長馮可欽,首先報告了前線的戰事。他說:
“第2軍進軍神速,已經抵達衡陽城下。但出人意料的是,羅澤南改變了策略,以重兵守衛衡陽,分兵深入湖南南部,甚至1度進入廣西,對我後勤補給線造成了1定的威脅。
“羅大綱報告總司令部,打算向衡陽增兵,全力攻克衡陽。同時,再調廣西守備師北上,守衛第2軍後方補給線,在新佔領的湖南永州府、桂陽府、郴州等地實施均田運動,贏得湖南人對革命軍的支援。”
羅大綱的第2軍編成內,並不包含廣西守備師。守備師顧名思義,負責保衛本省,1般並不出省作戰。因此,羅大綱此舉,必須徵得最高統帥部的同意。
楊烜說道:“湘軍中還是有高人的,知道開展游擊戰。但游擊戰最重要的,是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援。再不濟,也要堅壁清野,利用地形優勢與敵周旋。
“我們僅憑1個‘均田免賦’,就能得到廣大湖南農民的支援。從本質上來講,湘軍是湖南地主武裝集團,維護的是地主階層的利益。
“革命軍靠農民,湘軍靠地主。農民的數量,是地主的百倍以上。有了農民的支援,湘軍的游擊戰就無法奏效,革命軍就1定能夠戰勝湘軍。
“廣西是帝國龍興之地,民眾基礎最好,守備師實力也較強。羅大綱奏調廣西守備師北上,就準了他吧。但兵力調動牽1發而動全身,北上的守備師兵力以3千人為限,地理上不得越過衡陽。
“若還有缺額,請羅大綱諮文廣東、廣西兩省省委,請他們增援民兵,支援前線。”
馮可欽點點頭,說道:“3千人足夠了。統帥部今日會後就透過電報調令廣西守備師。該師已經進入1級戰備,3日之內,必能抽調3千援軍,到達湖南前線。”
資政院議長楊國琛做過綠營武官,對衡陽的重要性深有認知,說道:“衡陽地位緊要,是嶺南進入北方的唯1便捷通道。第2軍突破衡陽,就能4面開花,可北上長沙,亦可西進寶慶。”
楊烜點點頭,說道:“第2軍接下來的重點,還是要攻佔衡陽,逼迫湘軍決戰。假若羅澤南還有後備力量,不妨圍城打援,進1步消耗湖南的湘軍實力。
“具體採用什麼戰法,我們統帥部不為遙制。電令羅大綱相機處理,不必事事請示。”
談及第1軍當前的戰事,馮可欽說道:“第1軍當前之敵實力更為雄厚,再加上前期的外交談判,第1軍推進速度不如第2軍快。
“目前,除步5師外,步1師、步4師還未與湘軍接戰。步1師在皖北相繼打敗苗沛霖的團練、勝保的清軍、舒興阿的陝甘綠營,大致肅清了皖北。
“楊田有電奏,說皖北各式武裝特多,建議增設1個騎兵旅、1個步兵旅。騎兵旅由張樂行代理旅長,主體為淮北的捻子。步兵旅由李鴻章代理旅長,主體為廬州附近的團練。
“步4師這邊,已經殲滅了秦日綱的太平軍,蕩平了皖南境內的太平軍、清軍。李秀成報告說,銅陵縣的銅礦還很豐富,休寧縣的煤礦更是帝國所罕見。”
帝國工業蒸蒸日上,對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政務卿6雨晨主管發展經濟,迫切需要尋找1個大儲量的、方便運輸的煤炭基地。休寧煤炭埋藏淺,品質高,儲藏量高,又靠近南京,無疑是1個合適的煤炭來源。
他說:“煤炭是工業的糧食,1刻不得或缺。當前,帝國煤炭主要來自交趾,運輸成本較高。有了休寧的煤礦,我們可以在休寧至銅陵、銅陵至南京間修築鐵路,獲取廉價、優質的煤炭,供給南京、上海等工業基地。
“同樣的,銅陵的銅礦亦值得我們大加註意。中國銅資源匱乏,但銅金屬是鑄幣、電學、軍火等產業的重要工業原材料。銅陵銅礦開採歷史悠久,儲量豐富。有了它,足以改善帝國銅資源匱乏的窘狀。”
楊烜贊同6雨晨的看法,說道:“善。皖南的形勢不像的皖北那樣複雜。秦日綱的太平軍滅亡後,皖南基本已經平靜。帝國工業部可以提前派人進駐休寧、銅陵,先行開發兩地的煤礦、銅礦。
“至於皖北,局勢較皖南複雜。苗沛霖的團練覆亡,勝保的清軍敗亡,舒興阿的陝甘綠營全軍覆沒。與之相對的,則是捻軍歸降,廬州團練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