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是個極為狹長的省份,南北長達一干六百多公里,東西最窄處卻僅有五十公里。
離開了北圻中心河內,胡雪巖乘坐“靖波號”來到了南圻中心西貢。
西貢與河內一樣,都入於河流入海口。河內位於紅河入海口,西貢則位於湄公河入海口。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海,在中國境內被稱為瀾滄江。瀾滄江離開中國後,流經寮國、柬埔寨、交趾,被中南半島各國稱為“湄公河”,意為“高棉人之河”。
湄公河徑流量大,兩岸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到了西貢,在長年河水沖積下,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米產區。
越南征服南圻之前,這裡是占城古國。大名鼎鼎的占城稻,便發源於此。
“靖波號”停靠西貢,帶來了大量的綢布茶酒,還有的土特產。正如傳言所說,南圻有大量華人移民,西貢亦有大量的華人商行。
胡雪巖帶去的浙江土特產,諸如紹興黃酒、金華火腿、杭州絲綢、湖州毛筆、松陽茶葉、安吉白茶等,很受西貢華商的歡迎。
交趾人不分華人、越人,已經完全接受了法幣。“靖波號”一面在南圻推銷貨物,一面在南圻採購土產,預備銷往南洋。
胡雪巖則帶了一份厚禮,前往西貢科學研究所登門拜訪。
西貢科學研究所頗有來頭。它創立於兩年前,由科技部牽頭,暨南大學堂與交趾省政府合作興建,主要致力於研究石油開採和冶煉技術、橡膠製造和應用技術。
研究所設立時,得到楊烜的親筆題辭。楊烜也屢次做出指示,要求科技部下大力氣研究石油和橡膠技術。
在交趾歷史上,南圻一向蠻荒,是有名的農業產區。南圻不像北圻那樣富含有色礦藏,卻蘊含著極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同樣的,南圻靠近赤道,適合生產橡膠。
人類很早就發現了石油。我國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就在《夢溪筆談》中論及石油,並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現代石油歷史肇始於1846年。當時,加拿大人亞布拉罕·季斯納發明了從石油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蘭人依格納茨·盧卡西維茨改進了煤油冶煉技術。
1853年,波蘭人在南部克洛斯諾地區建設了第一座現代油礦。使用煤油照明比煤氣方便得多,這項發明迅速在全世界傳播開來。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可商業開採的油井,標誌著石油工業時代的開始。1861年,俄國人在外高加索巴庫地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煉油廠。
當時的巴庫,出產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石油。巴庫的油田非常重要。二戰時,納粹德國為爭奪巴庫油田,與蘇聯展開了慘絕人寰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但總的來說,在十九世紀,歐美列強雖然已經開始開採石油,但主要把石油用作油燈燃料、以及治病。石油中含有硫化物,可以殺死細菌。)
在內燃機發明之前,特別是汽油內燃機、柴油內燃機發明之前,石油的重要性並不明顯,遠不如煤炭重要。而各國也尚未完全意識到石油的重要意義。
胡雪巖此次下南洋,最大的目的就是尋找商機。他對西貢科學研究所抱有很大的期待,準備了一干法幣的厚禮,前去拜訪研究所所長。
所長姓戴,收到胡雪巖的厚禮後,又看到了浙江省委、廣東商會的介紹信,自然是非常重視,親自接見了胡雪巖。
戴所長出身於讀書人,不喜歡拐彎抹角,見到胡雪巖後,與他略一寒暄,便說道:“胡先生如此厚禮,戴某受之有愧,不知先生有何見教?”
胡雪巖見識過這種人,當即笑笑,說道:“戴所長謙虛了,胡某一介商人,無知無識,如何敢在所長面前班門弄斧。
“只是,胡某從小立志在工商業上做出一番成就。如今,我們趕上了好時代,胡某便想四處遊歷一番,尋覓商機,找個投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