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491章 整頓厘金

第491章 整頓厘金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全息] 1850再造中華 縱橫西漢

龍港是處交通要道,駐有一營湘軍。曾國藩吃過晚飯,駐軍得到訊息,營官帶著幾個哨官,前來向曾國藩請安。

這是正常的官場禮儀,有些官員對此看得很重。更有甚者,把這種迎來送往當成了斂財手段。

按照滿清官場的規矩,上級官員過境,當地官員不管是否與之隸屬,都要送彼一筆“程儀”。有時候,官員品級不低,卻是京官中的佼佼者,譬如紅翰林、御史。這些人過境,就連地方督撫都得客客氣氣地送他們程儀。

曾國藩討厭這種官場風氣,對來訪軍官一概擋駕。不過,他對張宗堯很有好感,讓張宗堯陪他講話。

曾國藩平時沒有什麼消遣,吃過晚飯後,一天的公事結束,往往和幕僚清談。這兩年,他尤其嗜好對弈,每日必下一局圍棋。

今晚條件有限,曾國藩沒法下棋,便和趙烈文、劉蓉一道,沿著富水散佈。張宗堯做東道主,不時為其講解龍港的風土人情。

不過,曾國藩的心思仍在厘金上。透過馬燈,張宗堯見他神色凝重,臉色極為難看,似乎有無數的憂愁堆在心頭。

張宗堯不由得沉默了下來。

晚上十分寒冷,寒風吹在臉上,令幾人的心境更加沉重。一向話多的趙烈文,也不再說話,心裡盼著曾國藩趕緊回營歇息,自己也能早點進入溫暖的被窩。

駐軍已經安排妥當,曾國藩一行將借宿在龍港一家富戶中。

前面一陣喧鬧,把曾國藩從沉思中拉了回來。張宗堯說:“聽說湖北糧臺請了一個戲臺,為湘軍四處巡演。這戲班昨天剛到龍港,今晚開始演出。”

湘軍請戲班巡演,仿的是革命軍的制度。當年,革命軍東征廣州,意外救起一個草臺班子。從此之後,這個草臺班子便開始編演戲劇,為革命軍鼓舞士氣。

革命軍在師級以上部隊編制有文工團。師級部隊文工團人數在百人左右,專門排演革命節目,為所屬部隊巡演,深入群眾開展宣傳教育。

湘軍編制更為鬆散,存在天然不足,無力組建專門的文工團。

湘軍最大編制單位為營。步兵一營人馬約五百人,另有三百多個軍夫雜役。營以下為哨,相當於革命軍的連隊,人數約為百人。哨以下為隊,相當於革命軍的班。

營以上,則沒有固定的編制單位。湘軍建立之初,人數不足一萬,以營為最高編制,足以應付需要。現在,湘軍人馬已膨脹到十幾萬,為方便指揮打仗,則在營之上設立“統領”。

一個統領,可統帶二至十個營,兵力在一千至五千之間。算上軍夫雜役,兵力在一千七百至八千八百之間。

統領所帶的湘軍,常常以“某字營”相稱。譬如鮑超字春霆,所部便稱為“霆字營”。曾國荃在江西吉安一戰成名,所部便稱為“吉字營”。

統領再往上,方可稱為大帥。一個大帥可指揮兩個以上統領。軍興以來,大帥的稱號也變得氾濫。

當今湘軍中能稱為大帥的,除了曾國藩、胡林翼,還有羅澤南、塔齊布、彭玉麟、楊載福四人。

大帥所統率的部隊,可稱為“軍”。歷史上,鮑超戰功赫赫,“霆字營”由最初的三千人,逐漸擴張至兩萬人,稱號也改稱為“霆軍”。

不難看出,湘軍營以下編制比較嚴密。營以上,並無明確的編制。統領和大帥這兩級,設定得相當隨意。

與之相反,楊烜所建立的革命軍,一開始便採用現代軍制,編制更為合理。

革命軍最高編制單位為師,野戰步兵師人數最多,可達兩萬五千多人。遇有大的戰事,則可抽調各師,橫跨海陸軍種,組建臨時性質的軍級司令部。

湘軍先天不足,模仿革命軍文工團制度四不像。湘軍糧臺,相當於湘軍的後勤機關,只得花錢僱傭地方戲班,為部隊巡演戲劇,宣傳效果相當一般。

曾國藩毫無睡意,也不懼寒冷,提議過去看看戲班。他建立湘軍時便立有營規,不許官兵白天聽戲。湘軍白天要操練,要修築營壘,還要聽營官上課,晚上是難得放鬆的時候。

路上,曾國藩做出了決斷,對趙烈文和劉蓉說道:“厘金制度不可廢,但要切實整頓一番。第一,要杜絕來往軍官靡費厘金;第二,要杜絕重複徵稅;第三,要讓利於民。

“這件事,請惠甫幫我捉刀,寫信給江西厘金局的黃老夫子,把此中意思講明白。”

黃老夫子即為黃冕。此人資格很老,於鑄炮、理財、水利、兵事、對弈各方面無不精通,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