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427章 保持戰略定力

第427章 保持戰略定力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全息] 1850再造中華

唐正才率太平軍水營歸降,在南京城內也引起了爭論,主要有兩個說法。

第一,主張派援軍溯江而上,增援西征戰場上的太平軍。

太平軍自定都南京後,接連發動東征、北伐、西征。但太平軍北伐一敗塗地,東征接連受挫,唯有在西征戰場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長江中游重鎮,譬如安慶、九江、湖口、武昌,都已落入太平軍之手。安徽、江西、湖北三省,到處都有太平軍的蹤跡。

天京事變爆發後,各地太平軍人人自危。清軍也趁機反撲,西征戰場上的太平軍已顯頹勢。這其中,韋俊守衛武昌,首當其衝,處境最為艱難。

韋俊是韋昌輝的親弟弟,是太平天國國宗中少有的帥才。自從曾天養死後,韋俊一直帶兵在西征最前沿,相當於太平軍西征軍的前線統帥。

韋昌輝發動天京事變,之後又被誅殺。韋俊作為韋家頂樑柱,也備受猜忌,自疑不安。

歷史上,韋俊堅守武昌,洪秀全拒不增援,只得棄守武昌。洪秀全極為憎惡韋昌輝,波及韋俊,楊輔清又公開攻擊韋俊。韋俊走投無路,最後只得投降湘軍,得以善終。)

順便說一下,晚清時軍人投降非常頻繁,不少名將便出身於降將。譬如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淮軍大將程學啟、清軍名將張國樑,民族英雄馮子材、劉永福等。)

至於太平軍投降清軍的降將,更是不可勝數,比較著名的有韋俊、古隆賢、程學啟、陳國瑞、李世忠等。李鴻章創辦淮軍後,用人比較大膽,很多太平軍降將都得以出任淮軍大將。)

更令後人難以想象的是,太平軍降清軍,清軍亦有大量降太平軍的。即便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已經覆亡,亦有湘軍投降太平軍,還是湘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鮑超的霆字營。)

當時的外籍僱傭兵,同樣在清軍與叛軍之間左右逢源。晚清亂世,西風東漸,國學沒落。軍人思想混亂,立場反覆,實乃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產物。)

湘軍大將羅澤南,親自督師圍攻武昌。韋俊缺少援軍,又指揮不動前線的東殿部隊,處境艱難,武昌外圍的嘉魚、蒲圻、崇陽、咸寧接連告失。

作為北殿餘孽,韋俊進退兩難,已向楊烜寫信請降,懇請楊烜派兵增援武昌。

武昌是湖北省會,也是長江中游樞紐,上可通巴蜀,下可達東南,號稱九省通衢,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一旦湘軍攻佔武昌,便可順手收復整個湖北,順長江而下直至江西九江。

因此,有人便提議,革命軍應該派兵增援韋俊。此舉除了可以增援韋俊,還能收編沿江各地太平軍,控制沿長江各處要隘。

第二個說法,是主張提前動用步兵第三師、內江艦隊,從廣西桂林府透過靈渠,進入湘江。沿湘江順流而北,即可進入湖南、湖北。

此舉可以抄襲湘軍的老巢,逼迫湘軍回師救援。如此一來,武昌之圍自解。按計劃,這支兵馬由羅大綱統領,本該等東南底定後再出兵北上。

陳玉成便持第二種看法,他早年做過太平軍,對太平軍抱有同情。如今,陳玉成已是近衛師長,平日隨扈在楊烜身邊,與他關係緊密。他瞅了個時機,勸諫楊烜道:

“皇上,韋俊求援,唐正才率水營來降,臣覺得咱們也要有所行動。不妨讓羅大綱提前北上,一來可解武昌之圍,二來可以壓制湘軍。

“清軍在長江以南主要有兩支野戰力量,身為地主團練的湘軍、身為正規軍的江南江北兩大營。清廷傾盡全力支援江南江北大營,要兵給兵,要餉給餉。

“結果,江南江北大營徒有其表,戰鬥力低下。反倒是湘軍,不是正規軍,需要自籌糧餉,卻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戰果,戰鬥力遠高於江南江北大營。

“太平軍打破江南江北大營後,清廷繼續支援江南江北大營。僅用幾個月,江南江北大營完成重建,在天京以東重新構築防線。”

楊烜已經料到,陳玉成大概是要從湘軍與江南江北大營孰輕孰重著手,勸說自己向天京以西戰場上增兵。

如果真是這樣,說明陳玉成的戰略眼光大有長進,果真是個可造之才。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