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讀
七天之後,來自婆羅洲的各個華人自治政權代表,應邀來到坤甸參會。最重要的人有四個,除了蘭芳共和國大總制,大港公司、三條溝公司的代表外,就是“十二公司”總長劉善邦。
劉善邦是廣東陸豐縣客家人,20歲時來到坤甸,最開始在蘭芳共和國的金礦裡工作,受到時任總制的賞識,地位不斷躍升。
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西婆羅洲,重金收買了蘭芳公司高層劉臺二。蘭芳發生內亂,派系爭權,不斷內訌。劉善邦對蘭芳失去信心,帶領一群華工離開蘭芳,來到沙撈越尋找金礦。
後來,劉善邦創業成功,在石隆門帽山發現大金礦,在此基礎上創辦了“十二公司”。
十二公司作為後起之秀,實力不如蘭芳、大港、三條溝。但劉善邦頗有創業之主的氣象,為人輕財好施,果斷曠達,對抗荷蘭人意志最為堅決。
陸雨晨一見奇之,費心結納劉善邦,覺得此人可以大用。若風雲際會,得遇明主,劉善邦很可能會有一番大作為。若越國未來要經營婆羅洲,劉善邦無疑將是最好的幫手。
這天,在坤甸蘭芳共和國總廳內,各大公司代表落座。蘭芳共和國大總制劉壽山坐主座,遠道而來的貴客陸雨晨、霍華德坐第二、第三個座位。
第四個座位則由十二公司總長劉善邦佔據。因為大港公司、三條溝公司都曾與蘭芳公司兵戈相向,兩公司總長都未出席,改派親信代表赴會。
見面之後,各公司代表雖然表面客氣,親切得像好朋友,其實貌合神離,彼此猜忌防範。
倒是劉善邦豪爽大方,坦言說道:“敝人亦曾在蘭芳效力多年,也算是蘭芳公司的老員工。今日來到坤甸,頗有回孃家的感覺。一草一木,皆是舊時相識!”
話說得雖客氣,在劉壽山聽來卻很不是滋味。
六年前,蘭芳公司為擺脫頹勢,在內部發起肅奸行動。沒想到,此舉不僅沒能肅清漢奸,反而加劇了蘭芳的分裂。
漢奸劉臺二帶領親信加入荷蘭東印度公司。劉善邦也受到元老猜忌,帶領親信脫離蘭芳,創辦了十二公司。
十二公司總廳所在地石隆門,城鎮繁榮,華人團結,與日漸沒落的坤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與蘭芳一樣,崛起的十二公司受到洋人的覬覦和攻擊。只不過,蘭芳的敵人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十二公司的敵人是英國白人建立的布魯克王朝;蘭芳一向隱忍退讓,十二公司則奮起反擊。
劉壽山作為蘭芳大總制,此刻故作大度,說道:“若論起來,大港公司、三條溝公司與十二公司一樣,與蘭芳素有淵源。今日各大公司齊聚一堂,一齊回了孃家。
“往日若有恩怨,若有委屈,皆是往日不對。我們總該抬頭向前看,想辦法凝聚在一起。只要人心齊了,力量就能聚在一起,何愁不能對抗荷蘭人、英國人?”
這話說得並不漂亮。劉壽山想團結其他各大公司,卻一無歉意,二不表示實際好處。他自恃蘭芳實力最強,又搶先與越國交好,就想壓服其他公司。
大港公司、三條溝公司在婆羅洲華人自治團體中實力排行第二、第三。他們是否擁護蘭芳,對大局影響極大。但兩公司代表對往日恩怨仍有芥蒂,所以並不響應劉壽山,讓他好自沒趣。
陸雨晨在一旁冷眼旁觀,便知劉壽山手腕有限,韜略也不足,絕無威訊號令婆羅洲華人。倒不如扶植劉善邦,他地位也低,更容易懷感恩之心。
塔讀
計劃已定,陸雨晨說道:“大家來自各個公司,論祖上卻多是客家人,彼此同源同宗。身處異國他鄉,更應團結一心,一致對外。
“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抵禦洋人的欺侮,才能保護妻子財產。若是心懷異心,身為華人,寧做漢奸,胳膊肘往外拐,就真的是十惡不赦了。”
作為賓客,陸雨晨說話卻直來真去,卻引起眾人的格外重視:
第一,陸雨晨代表著越王,而越王已經佔據兩廣,大有統一中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