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晨見新加坡滿街都是華人,而華人在新加坡並不得勢,不免疑問道:“既然華人最多,何以街上的巡警都是馬來人、印度人?”
胡家玉苦笑一下,說道:“此事說來話長。英國人在新加坡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各種族享有很大的自治權。但涉及到公共權力,都由英國人主導。
“新加坡的官吏、駐軍和商賈多是英國人,司法、警察等大權也都由英國人掌握。華人人數眾多,反而成為英國人的重點防範物件,故讓印度人、馬來人充當巡警。”
陸雨晨頗為不忿,說道:“這就不對了。華人在新加坡人數最多,納稅也最多。當局分配權力,自然也要按人口、按納稅分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胡家玉怔了一下,說道:“英國人對待新加坡殖民地,與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地相似,與印度殖民地絕不相同。
“英國人在新加坡收稅,所得稅幾乎百分百留在新加坡,用於新加坡市政建設。所以新加坡人不分華人、馬來人,皆樂於被英國人統治。這種情況與澳大利亞、紐西蘭頗為相似。
“不過,華人總是認祖歸宗的。我們南洋華人雖然身在異國他鄉,卻無時無刻不掛念著家鄉,無時無刻不希望中國強大。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滿清政府總是防著我們,擔心我們是天地會的人,擔心我們回鄉之後擾亂地方秩序。我們也對滿清灰心喪氣,不再抱有希望了。”
陸雨晨趁機說道:“我們越王已經佔有兩廣,為人雄才大略,積極學習西方發展工商業。像胡先生這樣家大業大,又是華僑領袖,何不回國投資?
“像何寅,你我所共識,如今已經擔任暨南大學堂校長。暨南大學堂才創辦幾年,如今已經有模有樣,創造出了好幾樣工業發明?
“我受越王所託,特意贈送幾樣工業產品給胡先生,有步槍、手槍、子彈、鋼鐵樣品等。先生見多識廣,一定能看出我們的實力,我們也隨時歡迎先生回鄉訪問。”
一旁有個保鏢模樣的人,一直侍立在胡家玉身旁,此刻便向他點了點頭。
胡家玉似乎仍在懷疑,便藉口小便,詢問保鏢詳情。那保鏢斬釘截鐵,說越國帶來的工業製成品非常先進,勝過英國同類產品。
胡家玉怦然心動,表面波瀾不驚地回到座位,坦白說道:
“我在南洋日久,總想回家看看。可廣東民變四起,總讓我有家難回。聽說越王奪了兩廣,卻屈身長毛之下,令人心存顧慮。
“最近聽過許多同鄉、洋人在兩廣的見聞,才知越王英明神武,曲意韜光養晦,實有天下之志。待兩廣戰事平靜,越王得空後,我一定乘船回鄉,敬拜越王。”
看得出來,胡家玉雖然蟄伏南洋,卻關心中國,對中國政局瞭如指掌。既然他看出楊烜在韜光養晦,陸雨晨也就不必浪費口舌向他解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雨晨覺得胡家玉精神大振,與剛見面時的消沉判若兩人,便進一步激勵他道:
“先生一定聽說過十三行的伍崇曜先生。伍崇曜已經傾盡家財,全力支援越王的工商事業,已經收到了回報。伍家的事業,已經可與英國怡和洋行一較高下。先生家業與伍家不相上下,日後投資我國工商業,一定大有可為。”
胡家玉家業再大,也不敢與伍氏家族相提並論。不過,胡家在南洋經營已久,關係盤根錯節,無疑在南洋更有優勢。
就在席面上,胡家玉傾囊相授,把英國殖民新加坡、荷蘭殖民婆羅洲、蘭芳共和國割據西婆羅洲等秘事一一告訴陸雨晨。
陸雨晨心裡也有了許多主意。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