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工商業發展提供資金,軍政府在廣州成立了一家證券交易所,全稱為“廣州證券交易所”,簡稱為“廣州證交所”。
這在華夏是一種新生事物,在海外卻已有悠久的歷史。
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誕生於1609年的荷蘭,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之後,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都建立了證券交易所,為工商業發展、海上冒險、殖民地事業等募集資金。
華夏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05年設立的“上海眾業公所”,由外商經營。華人自辦的證券交易所,誕生於1918年,即北洋政府時期的北平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是刺激工商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在此之前,新寧公司、邕寧造船廠等企業多采用股份制結構,但並未公開上市。民間持有的企業股票,也就無法自由流通,只能私下轉讓。
設立證券交易所後,新寧公司、邕寧造船廠等企業可以公開上市,民間持有的公司股票,也可以自由流通,兌換成真金白銀。
同時,新企業也可以在證交所申請上市,從而募集到緊缺的資金。
這天,由於楊烜要來證交所視察,近衛師的官兵提前佈置了警衛,盤查甚嚴。麥蓮在海軍司令唐約翰的陪同下,穿過層層警衛,總算來到了證交所。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唐約翰介紹說,廣州證券交易所設在廣州城南,靠近商館,位於廣州最為繁華的地方。證交所採用股份有限公司架構,資本額十萬元法幣,由軍政府農工商部控股。
這裡原是一處洋人的商棧。商棧擴建搬遷後,被怡和公司收購。農工商部籌建證交所時,便租用了這處商棧,一樓作交易大廳,二樓作辦公用。
門頭上已經換上了一塊大木匾,上書“廣州證券交易所”七個大字,由廣東大儒陳澧手書。
陳澧是廣州番禺人,清代著名經學大師、教育家、思想家、清代廣東九老之一。史學大家錢穆對陳澧評價很高,“晚清次於曾國藩的第二號人物,學術史上主漢宋兼採,力主新式學風”。
唐約翰特意說道:“陳澧先生很有思辨精神,決非腐儒,鮮明反對林則徐的外交政策。他雖為大儒,卻思想開明,主張學習西方,為越王非常看重。”
麥蓮並不熟悉華夏國情,也不瞭解林則徐、陳澧,聽了唐約翰的話後,頓時覺得不知所云。
丁韙良見狀,說道:“陳澧先生,大約相當於我國先賢本傑明·富蘭克林。”
這當然是誇張了,卻令麥蓮肅然起敬。富蘭克林是美國開國元勳,也是個作家、科學家、發明家、外交家,在美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軍政府請陳澧為證交所題名,足見對他的推重,也見他決不是個守舊派。
時間還早,證交所尚未開市,黑板上張貼著幾家上市公司的章程。有人在四處散發傳單,一邊用廣東話大聲吆喝。一個近衛師軍官過來維持秩序,把他趕到了一邊。
麥蓮也拿到了一份,可他看不懂漢字,只得讓秘書丁韙良替他翻譯。
丁韙良匆匆瀏覽一遍,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麥蓮先生,您聽這標題,‘交趾開發有限公司,越國的東印度公司’,口氣可真大。
“後面說,該公司旨在開發交趾,將仿照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交趾第一大公司。只需十法幣,就能買到一股公司股票……”
麥蓮不熟悉越國國情,說道:“這家公司前往交趾投資,十法幣買一股股票,似乎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唐約翰笑道:“你可先別急著買。交趾礦藏豐富,煤鐵品質一流。紅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土壤肥沃,糧產豐富。誰能往交趾投資,簡直是閉著眼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