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諸葛”趁機說道:“我鎮西軍常年鎮守南圻,功高震主,早已被朝廷猜忌。中堂為朝廷出生入死,尚落得這種下場,更何況我們這些武將?
“今日我們殺了監軍,從此便與嗣德恩斷義絕。少主乃中堂長子,德才兼備,有人主之象。我們沒了中堂,應當擁護少主,割據南圻。”
這番話,說得眾人怦然心動。鎮西軍以南圻起家,在南圻的勢力盤根錯節。
“小諸葛”不愧是“小諸葛”,智謀過人,一下子就為眾人指明瞭方向。大家紛紛附和起來,恨不得立馬返回南圻,坐南圻的土皇帝。
眾人殺了監軍,再無顧忌,說話也放肆起來。有人獻計道:
“此番北賊闖入北圻,勢必要奪取北圻。高伯適與楊烜有舊交,蝗賊又依附北賊。北圻這一塊,日後必落入北賊手裡。高伯適與黎氏,必成北賊的傀儡。
“阮朝以中圻中南部起家,以順化皇城為根本,手上的中央軍十分精銳,還有外地省兵,可供阮朝驅使。因此,中圻乃阮氏根本。北賊想取中圻,阮氏必要與之拼命。
“我鎮西軍以南圻起家,理當返回南圻。到了南圻後,咱們整軍經武,購買洋槍洋炮,雄立南方。南圻與北圻,隔著阮氏的中圻,我們暫時也能與北賊相安無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我們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把鎮西軍打造成一支勁旅,伺機征伐暹羅、真臘等西邦,徐圖進取……”
這人說得洋洋得意,不知情的人也紛紛附和起來。
“小諸葛”見多識廣,自然不會輕信他的“畫餅”。越南雖然劃有北圻、中圻、南圻,卻是個狹長型的國家,東部都沿海。
革命軍船堅炮利,要想對南圻用兵,完全可以乘船繞過中圻,直撲南圻。
不過,儘快返回南圻老家,卻是當前唯一明智的選擇,也是鎮西軍全軍上下的共識。
“小諸葛”向女婿使個眼色,阮林會意,說道:“諸位,先父與大家出生入死十幾年,不幸戰死疆場。諸君公推我為鎮西軍統帥,我不敢固辭。
“大家齊心協力,方能共克時艱。因此,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服從號令,令行禁止。唯其如此,我們方有希望逃過此劫,返回南圻。”
眾將見阮林願意出頭,不禁歡呼雀躍,紛紛表態,甘願服從阮林指揮。
於是,“小諸葛”把鎮西軍關防大印交給阮林,象徵阮林從此掌握了大權。
阮林坐到父親常坐的主坐上,正式接管鎮西軍,立即開始佈置軍務,為撤往南圻做準備。
正在眾將商量撤退事宜時,一名偏將冒冒失失地闖進大殿,對阮林說道:“少主,大事不好了!北賊從上游駛來許多戰船,切斷了我軍西退的道路!”
河內城位於紅河入海口,往東即是大海。徵越軍海軍控制著制海權,鎮西軍決不可能向圍。
若從河內往南,沒多遠就是一條大河,同樣連通大海,同樣為徵越軍所控制。
唯有往西,則進入高伯適的蝗賊的地盤。蝗賊不是鎮西軍的對手,鎮西軍在這裡架有浮橋,在浮橋附近佈置重兵,在下游安排沉船、竹樁阻塞航道,可保撤退之路。
哪知道,徵越軍怎麼從上游下來了呢?
原來,徵越軍在西路還有一支偏師。這支偏師只有兩千人,是廣西守備師中的精銳。他們繞道雲南,從雲南境內籌措戰船,一路順流而下,抄到了鎮西軍的背後。
“小諸葛”思前想後,這才豁然開朗:怪不得羅大綱一直在河內外圍按兵不動,原來他在等西路軍這支奇兵!
後路已斷,這可如何是好?
“小諸葛”追悔莫及,頹然落在座位上,嘆道:“中計啦!”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