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你們租賃地主土地,只需交納五成地租,較以往的七成地租,減少了許多。至於借貸利息,年利率最高不能超過二分。這對你們來說,已是相當仁義了。”
越南平民歡天喜地,再次拜謝而去。
卻說馮子材率領東路軍先鋒,直撲諒山而去。途中遇到越軍,均不與之糾纏,越軍亦是小股兵馬,無力阻擋馮子材的先鋒。
晚上七點,東路軍先鋒逼近扣馬山。扣馬山位於諒山西北方向,是諒山外圍最後一道防線,越軍在此佈置了重兵防守。
這一天,步三團連打兩場戰鬥,又在崇山峻嶺之間行軍,已是人困馬乏。馮子材下令紮營休息,派出一隊偵察兵偵察扣馬山的防務,聯絡諒山附近敵工處的特工、偵察處的參謀。
出人意料的是,天地會廣義堂派來了密使,求見馮子材。越南北部主要有三股天地會山賊,分別是廣義堂、六勝堂、德勝堂。
這三股山賊受金田起義、黑旗軍起義影響,又受官軍打壓,無法在廣西立足,最終逃到了越南。他們盤踞在北圻山區,不時騷擾太原、北寧等越北城鎮。
阮朝的統治重心在中圻、南圻,加上北圻農民起義不斷,越軍無力鎮壓天地會山賊,只能向滿清上書,請求清軍派兵助剿天地會山賊。滿清自顧不暇,自然不能出兵越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此,阮登階做北圻經略大臣時,既要面對天地會山賊,又要鎮壓高伯適起義。他自知一拳難敵四手,便自作主張招降天地會,集中精力對付高伯適起義。
這些天地會山堂都是兩廣人士,自然不可能誠心歸降越南。阮登階對此心知肚明,不過是求得一時苟安罷了。
廣義堂的使者一見馮子材,便透露了一個絕頂重要的訊息:“阮登階病重,恐怕已經亡故了!”
假若訊息為真,於戰局大有裨益。所以馮子材頗為動心,說道:“訊息確切嗎?”
密使沒有把話說死,卻也十分鄭重,說道:“雖未親眼見到阮登階身死,但也八九不離十了。我們廣義堂在越南天地會中實力最強,阮登階平時十分籠絡我們,時有召見。
“如今,阮登階已經連續一個禮拜沒有露面,河內的府邸內戒備森嚴,外人難以入內,裡面隱隱有哭聲。據此,我們猜測阮登階已經病故了。”
阮登階出身於阮朝宗室,為人有智謀,頗得嗣德帝的信任,故能出任北圻經略大臣,掌管越南三分之一的領土。只是,他已經五十多歲,年邁多病。
在徵越戰役開始之前,已有情報顯示阮登階病重。在徵越軍的軍事壓力下,阮登階急火攻心,不乏病亡的可能性。
馮子材沉吟片刻,說道:“你們之前投降阮登階,乃情勢所迫,我能理解。這一次,你們若是誠心投降革命軍,必須真心實意,不能再反覆無常。
“我也是廣西天地會出身,如今已經積功至步兵團長了。革命軍不看出身,只要你們誠心加入革命軍,把掌握的情報一五一十地告訴我們,幫助我們打越軍,日後必得重用。”
密使大感意外,說道:“都說革命軍裡有很多天地會的同袍,今日見到大帥,果然如此。小的不揣冒昧,敢問大帥原歸哪個山堂?”
馮子材原歸天地會怡義堂,堂主是張嘉祥。但張嘉祥投降了清軍,改名為張國樑,已經積功至綠營總兵,在江南大營統帥向榮麾下效力。
馮子材恥于歸在張國樑門下,說道:“不瞞老弟,革命軍最吃香的是至臻堂的兄弟,因為越王就出身於至臻堂。我出身於廣馬中的艇軍,是羅大帥的部下。”
羅大帥就是羅大綱,在江湖中威名最著。密使仰慕羅大綱已久,嘆道:
“大帥得遇名主,榮膺團長,小的羨慕不已。我們廣義堂一定誠心歸降革命軍,跟著革命軍打天下!還請大帥代為引介!”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