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法國人正熱心殖民事業,對越南虎視眈眈。如果讓法國人殖民了越南,就會與我們接壤。兩強相遇,必生齟齬。我們應該先下手為強,搶在法國人之前佔領越南。”
楊國琛實際主持軍政府,態度較為保守,一向主張集中精力搞建設,反對軍事上的無序擴張,便說道:
“越南雖是我華夏故土,卻獨立已久。越南人桀驁不馴,屢生叛亂,明清兩代皆難以約束。當年,阮氏之所以能夠統一越南,離不開法國人的幫助。
“法國人幫助阮氏建立了炮兵、海軍。雖然越南與法國交惡,但越軍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譬如華南海盜,就打不過越南海軍,在海戰中屢屢敗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我們出兵越南,以我們的實力,固然可以打敗越軍。但越軍不是清軍,不會坐以待斃,我們在異國他鄉作戰,也不會像東征這樣順利。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以的預料的是,即便我軍佔領越南,越南人也會激烈抵抗我軍。到時候,我們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方有可能統治越南,實在是得不償失。”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楊國琛的論調過於悲觀,很快就受到陸雨晨的反駁。他身為海軍司令,當仁不讓地說道:
“總參議此言差矣。明清兩代無法統治越南,只因兩朝海軍不行。你看當今的英國人,人口還不及兩廣多,卻在印度、馬來亞、南非等地建起了有效的統治。
“還有那緬甸,歷來都是華夏藩屬。現在,英國人正在緬甸大動干戈,緬甸人屢戰屢敗,只得臣服英國。這印度、馬來亞、南非、緬甸皆為異邦,卻都被英國殖民統治。何也?
“只因英國人海軍強,工商業強,文化制度強,凡事皆強於以上異邦。所以,英國本土雖在萬里之外,卻能在這些異邦建起有效的統治。
“我們與越南人同文同種,彼此海陸接壤。只要我們的海軍夠強,只要我們的制度比越南先進,又怎麼可能統治不了越南呢?”
陸雨晨雄才多辯,駁得楊國琛啞口無言。楊烜也暗自稱讚,認為陸雨晨文武雙全,不妨接替楊國琛主持軍政府。
畢竟,楊國琛雖是楊烜的族叔,值得信賴,卻是個舊式官僚,對現代政府、工商洋務理解不深。
軍政府初建時,以穩健為主,需要楊國琛這樣的老成謀國之士。現在,軍政府完全站穩了腳跟,理應積極進取,需要陸雨晨這種思路開闊的人做總參議。
只是,陸雨晨資歷還不夠深。如果他能在訪歐上取得大功,也就具備了擔任軍政府總參議的資望。
唐約翰則巧妙地提醒大家:“敝人記得,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古國時,就包括有現在的越南,古時稱交趾郡。殿下既稱越王,自然要恢復越國故土,自然就要佔領越南。”
一語驚醒眾人。倒是唐約翰這個洋人,注意到了這一點。楊烜很早就看好越北,又自封越王,顯然要在越南方面做文章。
當年,趙佗稱南越武帝,尚能佔據越南。以楊烜的雄才偉略,自然要超越趙佗。
實際上,楊烜亦非常看重越南。越北有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于軍政府的工商事業大有裨益。除此之外,日後軍旗軍經略南洋,越北亦是極好的跳板。
於是,在西進北越問題上,眾人都取得了默契。
海軍內部主要有兩種主張,除了西進越北,再就是東進福建。相比于越北,海軍高層對東進福建爭議不大。
福建有廈門、福州兩處通商口岸,內陸多山地,沿海有平原。如果從海上進攻福建,可以先攻下廈門、福州等大城市,再由外向內,逐漸控制福建全境。
但進攻福建是件大事,需要從長計議。福建離兩廣遠,內地多山地,對戰略全域性影響不大。在兩廣全境完成均田工作之前,黑旗軍不宜再進攻福建。
楊烜則冷不丁地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如果我們從廣西北進湖南,可行性如何?”
<script>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