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231章 搜求人才

第231章 搜求人才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黑旗軍大兵壓境,廣州城即將易主。兵戈相加,時局混亂,士紳富商各個惶恐不安,有逃往香港、澳門的,有逃回鄉下老家的,有逃回城內的……

也有很多士紳穩住釣魚臺,躲入城外土堡內,集結族人固守。他們對滿清並不留戀,對黑旗軍亦無好感,只想保護同族,在亂世之中保全家族的性命、財產。

廣州地處華夏對外交流第一線,長期對外開放,由此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培養了許多人才。

這些財富、人才價值連城,是楊烜開展近現代事業的重要基礎。所以,儘管黑旗軍尚未完全攻下廣州,楊烜已經開始分派人手,四處蒐羅資金、人才,為即將而來的建設做準備。

海商本來就唯利是圖,對滿清並不忠誠。伍崇曜可以出馬召集海商,問題不大。

洋人這邊,除了伍崇曜外,黑旗軍海軍參謀長唐約翰、資政院議員馬修都是洋人中的上流人物,亦可以幫忙爭取洋人。

傳統士紳這邊,楊烜亦開列了一張清單,分派人手前去遊說。這些士紳都是廣州附近的名流,包括: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粵東三子”之黃培芳、張維屏另一子譚敬昭已經去世);

學海堂學長、廣東海防書局總纂、粵海關志局總纂、順德人梁廷枏;

嶺南大儒、廣州府南海縣人朱次琦;

嶺南大儒、“東塾學派”開山鼻祖、廣州府番禺縣人陳澧;

嶺南畫派先驅、廣州府番禺縣人居巢、居廉兄弟;

測繪專家、廣州府南海縣人鄒伯奇,曾主持測繪《廣東沿海地圖》;

……

幾天前,廣州郊外燕塘,鑄炮局總辦與幫辦正在激烈的爭吵。燕塘位於廣州城東北方向,距離城北越秀山約八里。

黑旗軍大兵壓境,離廣州只剩一日行程。燕塘僻居城東北方向,離珠江較遠,相對較為安全。

因燕塘附近有個鐵礦,滿清官府在這裡設立了一個鑄炮局,專門負責為清軍鑄造火炮。

局是滿清治下特有的臨時性機構,因事而設,事畢裁撤,不佔官府編制。軍興以來,廣州當局為了應付時局,不得不設立了很多局,包括鑄炮局、團練局、賑災局、種痘局、海運局等。

和大部分局一樣,鑄炮局也人浮於事,兩廣的大員爭相往鑄炮局安插親信。

這也是滿清治下特有的弊病。滿清是小農社會,政府是小政府,官員編制很少。一個人口超過十萬的縣城,只有知縣、典史、教諭幾個正式編制。

滿清以異族統治漢族,除了以科舉正途選取官員外,還要從滿洲親貴中選取官員。嘉慶、道光以來,清廷為了籌措軍費,又大開捐納之門,賣官鬻爵十分嚴重。

很多候補官員,只得到各種“局”裡面任職,雖不是正式官職,卻也能拿個薪水。若是好“局”,如團練局、鑄炮局等,經費充足,候補官員也能從中撈取不少好處。

這倒苦了那些實幹派官員,要想幹出點成績,第一就要與那些因循守舊、顢頇無能的同事鬥法。

廣州鑄炮局有兩個職位最為緊要,第一是總辦,總攬全域性事務,第二是幫辦,輔佐總辦處理局務。

總辦是個滿人,原在廣州八旗擔任副護軍參領,是個正四品的八旗武官。他是廣州將軍穆特恩、廣巡撫柏貴共同保舉的,算是局裡的一把手。

這位滿人總辦是個紈絝子弟,並不懂如何鑄炮,也不勝任不了局裡的煩務,平時都當甩手掌櫃。只要自己的銀錢一分不少,他就不大管局裡的事務。

鑄炮局幫辦叫丁日昌,是兩廣總督葉名琛、廣東陸路提督陶煜共同保舉的,雖是局裡的二把手,卻實際主持全域性事務。

丁日昌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不僅擅長鑄炮、理財等實務,還很有手段,局裡的委員們、工匠們都很服他。

黑旗軍即將兵臨城下,滿人總辦主張把鑄炮局撤往城內,幫清軍守衛城池。他說: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咱們要把鑄炮局遷至城內,為守軍提供長炸炮、開花彈,把黑旗賊趕出廣州。”

丁日昌時年二十九歲,秀才出身,因辦團練剿匪有功,被授與縣學訓導之職,自此步入官場。

儘管只是個從八品的芝麻官,丁日昌卻很有才幹,名聲傳遍廣東官場,就是兩廣總督葉名琛也很賞識他。

他深知黑旗軍勢大,主張把鑄炮局遷往惠州,遷到廣東陸路提督駐地。此外,惠州離丁日昌的老家潮州近一些,方便丁日昌日後逃回老家。

把鑄炮局遷回城內,這不自投羅網嗎?丁日昌明確反對,對總辦說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