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眼前一亮。
騎兵後勤壓力大,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馬與牛、羊不同,沒有多個胃,也不能反芻。牛、羊的纖維消化率可達5090,馬只有40。如果只是吃草,草的熱量較低,馬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吃草,才能填飽肚子。
為了使戰馬變得精壯,騎兵在養戰馬時通常要“加料”,即在喂草料的時候輔之黑豆等糧食。
戰時,戰馬運動激烈,無暇吃草,更得飼以高熱量的糧食。如果是強行軍,甚至要餵給戰馬純穀物,與普通士兵無異。
一匹戰馬一頓消耗的穀物,比士兵可要多多了。但戰馬機動性強,騎兵的戰鬥力遠高於步兵。
三國時,曹魏之所以力壓吳、蜀,與北方騎兵多不無關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元朝時,蒙古騎兵之所以能夠征服小半個世界,與蒙古小馬不無關係。這種蒙古小馬耐力極強,消耗穀物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蒙古軍隊的後勤壓力。
楊烜聽取了毛人傑的建議,說道:
“毛師長說得很對。這樣,步兵一師、三師、四師各抽出一千騎兵,專門負責運輸糧草。騎兵師四千人,專門負責進攻,爭取在鬱林州全殲陶煜的殘軍。
“騎兵師在靈山的防線,由步兵四師接防。這次進攻鬱林州,由羅大綱統一指揮前線所有騎兵。攻克鬱林州後,你們就走陸路直撲廣州。
“屆時,我走水路,帶海軍一支隊、二支隊順江東下。我們海陸兩軍,在廣州城外會合。”
眾人頗感振奮,彷彿廣州已經近在眼前。
副總司令薛昊負責供應全軍後勤。這是一項並不引人注意,實則非常重要、非常繁瑣的工作。他說: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此次奇襲行動,時間特別緊張,節奏特別緊湊,給我們的後勤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總的來說,海軍三支隊、陸軍輜重隊表現卓異,準時為前線各部送去了糧草、彈藥。
“從前線將士反饋看,炮彈、子彈消耗量高於預期。特別是德萊賽步槍,前線反應較為普遍,一是子彈供應不足,二是擊針損壞率高。
“新寧公司槍炮廠那邊,已經能夠仿製德萊賽步槍彈、擊針,下一步會提高產量,保證供給。
“目前我軍的糧餉供應充足,海軍三支隊運力足夠,可以隨時支撐廣州之戰。”
後勤工作影響戰略全域性。在這場奇襲行動中,楊烜在後勤方面花費大量精力,會同薛昊解決各種後勤難題,為奇襲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楊烜總結道:“幸賴各位身先士卒、齊心協力,我們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取得了圓滿的勝利,包圍、殲滅了清軍主力。
“從現在開始,我們轉入第二階段作戰,以廣州為作戰目標。羅大綱那邊,集合騎兵精銳,明日即去襲擊鬱林州。你們務必要捕捉住陶煜的殘軍,爭取俘虜或者擊斃陶煜。
“海軍那邊,一支隊明日前出,掃蕩廣西潯州府至廣東肇慶府水面上的清軍戰船,為下步二支隊、三支隊前出掃清障礙。二支隊、三支隊做好準備,兩天後出師廣州。
“陸軍這邊,請總參謀長留在樂民鎮前線,集合一師、三師、四師主力,徹底圍殲清軍主力,清剿清軍殘餘,處置好清軍戰俘。
“老馮要注意,你們要儘量爭取清軍投降,瓦解清軍抵抗意志。為了爭取時間,可以把戰俘留給負責留守工作的步兵二師來處理,一師、三師、四師應儘快投送到廣州前線。”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眾將領命而去。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