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201章 民報

第201章 民報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鐵齒銅牙之皇太子永璉 神級妖孽兵王 大彈道 星辰戀三千愁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亮劍之從警衛員開始做大做強 大暴君之異世帝國 我!專殺系統 額是蔣門神 從召喚開始的末日生存 大秦:我高要君臨天下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即便如此,印刷房內仍然不時傳來驢糞的臭味。書館老闆麥都司也無能為力,只得暫時用驢子將就,想想真令人好笑。”

墨海書館建立於1843年,由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人在上海租界建立。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1863年,墨海書館停業。在這短短20年內,書館翻譯出版了大量西學書籍,為西學東漸做出了很大貢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不起眼的小書館,亦湧現了許多人才。譬如,傳教士麥都司在上海僑民中很有威望,成為第一任租界工部局董事。

麥都司、偉烈亞力、艾約瑟也都成為西方有名的漢學家,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墨海書館中亦不乏中國人,如王瀚、徐壽、華蘅芳等。徐壽和華蘅芳都是江蘇無錫人,是中國近代第一代科學家。

徐壽被譽為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華蘅芳則是中國近代數學家、科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

楊烜穿越前便是無錫人,對徐壽、華蘅芳的事蹟知之頗詳。此刻聽王瀚談起徐壽、華蘅芳,便用吳語說道:

“我聽說徐壽、華蘅芳都是人才,能否把他們請到軍政府高就呢?”

吳語十里不同音。

王瀚是蘇州人,勉強聽懂楊烜的無錫話,不禁心生納悶:“大元帥不是四川人嘛,怎麼還會說吳語?聽說他會英語,卻從未聽說他會吳語呀。”

他來不及多想,說道:“徐壽、華蘅芳嗜好洋務,不務科舉,確實是個一等一的人才。徐壽年長一些,今年已經三十四歲,華蘅芳才十九歲。

“這兩人都很謹慎,不像我這般草率。不過,大元帥求賢若渴,又英明神武,想必徐壽、華蘅芳會欣然應命。”

王瀚說得很委婉。他之所以甘願為軍政府賣命,實有“前科”在身,早晚要被滿清捉拿歸案,不得已才這樣做。

眼下軍政府仍然侷促在廣西南部,地處偏僻。徐壽、華蘅芳都是蘇南讀書人,又見識過上海十里洋場的魅力,並不會輕易來到桂南。

楊烜只是笑笑,說道:“等黑旗軍打下廣州,佔據兩廣。你我一起再次向徐壽、華蘅芳發出邀約,看他們來不來?”

王瀚自然不可能與聞東征廣州的事,未免覺得楊烜在說大話,好言敷衍了一番。

楊烜也不理會,拿出一篇稿子,說道:“王先生,我又作了一篇關於變法的稿子,請你潤色一下,刊登在報紙上。”

楊烜的文字不喜裝飾,樸實無華,卻感情充沛,鼓動性很強。王瀚立志成為報業家,長期為《字林西報》等西式報紙撰稿,對自己的筆上功夫十分自信。

可接觸過楊烜的作品後,王瀚亦不得不甘拜下風。這也是他情願前來南寧的一大原因。

王瀚接過稿子,只見標題為《變法通議》,上面寫著:

“法何以必變?凡在天地之間者莫不變:晝夜變而成日;寒暑變而成歲;大地肇起,流質炎炎,熱熔冰遷,累變而成地球……

“夫變者,古今之公理也,上下千歲,無時不變,無事不變:貢助之法變為租庸調,租庸調變為兩稅,兩稅變為一條鞭;並乘之法變為府兵,府兵變為彍騎,彍騎變為禁軍;學校升造之法變為薦闢,薦闢變為九品中正,九品變為科目……

“印度,最古之國也,守舊不變,夷為英藩矣;突厥地跨三洲,立國曆千年,而守舊不變,歐洲大國執其權,分其地矣……

“殷鑑不遠。中國立國之古等印度,土地之沃邁突厥,而因沿積敝,不能振變,則將步印度、突厥之後塵矣……

“彼猶太之種,迫逐於歐東;非洲之奴,充斥於大地。若我華人不思進取,不變舊法,則將如猶太、非奴一樣亡國滅種矣……”

王瀚看到這兒,忍不住擊節歎賞,說道:“大元帥此文振聾發聵,看得我心驚肉跳。有此雄文,必能驚醒那些愚昧腐懦之徒!”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