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琛是軍政府總參議,負責主持軍政府日常工作,自然要站在軍政府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他又是楊烜的三叔,精明強幹,說話很有分量。
按照楊烜的設計,總參謀長並非總司令部的長官,而是總司令的第一助手。同樣的,總參議也並非軍政府長官,而是大元帥的第一助手。
一個"參"字,極為形象地表達了馮可欽、楊國琛的地位,即他們只有參與權、建議權,而無最終決策權。
薛昊、陸雨晨、陳虹也發表了意見,更傾向於馮可欽、楊國琛的保守立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羅大綱不免有些沮喪,這麼多人,就他一人主張直取廣州。
楊烜不動聲色,待眾人發表完意見,直接說道:“諸位,這一次,我贊同羅司令的意見。"
羅大綱精神一振,眾人也大吃一驚,卻聽楊烜說道:“形勢變了,咱們也要隨機應變,不能抱著老黃曆應付新局勢。我認為,沿江東下,直取廣州,是完全可行的。
"第一,清軍只是個紙老虎,不足為懼。太平軍攜老帶幼,跋涉數千裡,競能直取金陵。咸豐糾集全國精銳,圍追堵截,竟然無能為力。太平軍能取金陵,我們就能取廣州。
"第二,黑旗軍戰鬥力強,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前番奪取南寧、太平,何其容易?石達開以一團之兵馬,擋住穆特恩兩萬清軍,豈非明證?
"第三,廣東天地會日趨活躍,正可助我一臂之力。穆特恩把廣東清軍精銳帶到了廣西,廣東境內空虛,天地會乘勢而起。我軍奇襲廣州,正可避實就虛。”
歷史上,太平軍攻克金陵,廣東天地會深受鼓舞,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洪兵大起義。
他們自稱洪兵,攻克廣東二十餘座州縣,並圍攻廣州城。
外國列強幹涉,向廣州城內的清軍接濟武器彈藥錢米。洪兵最終未能攻克廣州,領兵折向廣西、貴州,最終敗於湘軍之手。
楊烜的穿越改變了歷史。太平軍提前攻克了金陵,洪兵大起義也將提前爆發。
楊烜不便洩露天機,在洪兵大起義之事上點到為止。另外,他即將娶伍菡為妻。伍菡是十三行首的女兒,身份難以隱瞞太久,也迫使他下決心直取廣州。
但如何攻下廣州呢,楊烜自有另外一番考量,說道:"在戰略上,我們要積極進取,儘快打敗穆特恩,奪取廣州。但在戰術上,我們要暫時示弱於敵,避實就虛。為什麼呢?
"第一,廣東那邊正在籌建紅單船武裝,預備開往江南助剿太平軍。根據敵工處的情報,紅單船武裝已經初具雛形,最早將在元宵節後開拔。
“為什麼要避開紅單船呢?因為我們要直取廣州,勢必要藉助水師,浮江東下。到時候,上萬大軍,就要百艘運輸船。
"但我們的水師小而精,不能面面俱到,不可能為所有運輸船護航。紅單船武裝對我仍具威脅。我們要等紅單船開到廈門以北,方好出兵進攻廣州。
"石達開為什麼能以步兵四團抵擋住穆特恩兩萬大軍?因為他得到了水師的幫助,有水師控制鬱江,襲擾清軍側背。
“如果我們貿然進攻廣州,或者直接進攻穆特恩,都會引起廣東方面的注意。他們就有可能會截留紅單船武裝,這將削弱我們的水師優勢,不利於我們直取廣州。
“第二,年後,我們要取廣州,也要保南寧,還要打敗穆特恩。這將是一場更為激烈、更為長久的戰役。以我們現有的兵力,是不能應付這場戰役的。因此,我們要抓緊招募新兵,抓緊訓練新兵。"
眾人聞戰而喜,被楊烜的見識所折服。
最後,楊烜說道:“具體來說,我們要在東線採取守勢,讓清軍誤判形勢,以為我軍仍舊弱小可欺。
"但是,步兵二團即將完成均田工作,又無需增援步兵四團。時間寶貴,步兵二團也不能閒著,應當西進鎮安府、泗城府、思恩府。
"這三府都是土司故地,世出俍兵,是極好的兵源地。如今三府正有民變,官軍疲於應付,我軍正可乘虛而入,既能攻城略地,又能招兵買馬。"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