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法律明確規定,一城主官如總督、巡撫、道臺、知府、知縣等,皆有守土之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若主官以死殉城,可得朝廷褒獎撫卹。或主官棄城而逃,就算僥倖逃脫,日後被抓捕後也要處死。
太平軍起於微末,更把城池視為生命線。日後湘軍圍困天京,洪秀全寧願餓死在天京,也決不出逃。比起咸豐“北狩”,洪秀全總算有些骨氣。
三團長張運賢有些不解,問道: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大帥,華夏曆來重視堅守城池。唐朝鄧國公張巡死守睢陽,擋住安祿山數萬叛軍,保全唐朝東南半壁江山。他雖然最終戰死,卻繪像凌煙閣,從祀歷代帝王廟同,何其榮耀!若不是堅守城池,他怎能成此大功?”
對於張巡,楊烜是十分熟悉的。無錫人特別崇敬張巡,在惠山東麓建有張中丞廟,香火十分旺盛。
張運賢的疑問,也是眾將的疑問。楊烜想了想,說道:
“張巡死守睢陽,只因睢陽扼守睢陽渠,地理位置重要,不得不守。守到最後,彈盡援絕,已無可守之理,理應提前撤退,儲存己方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之前肇慶之戰,清軍急於收復肇慶。咱們兵力少,只得棄守鼎湖山、羚羊峽陣地。清軍不明就裡,派兵追擊。咱們在肇慶城東設伏,大量殺傷清軍,使清軍不敢再圖謀肇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設若當時咱們死守鼎湖山、羚羊峽,又要守衛肇慶府,哪有那麼多兵力?我們只有放棄鼎湖山、羚羊峽陣地,才能收縮兵力,把能用的兵力集中到一起,尋殲敵人。”
眾將稍微有所領悟。這個彎子,他們一時還難以轉過來。待日後打上幾仗,實踐過幾次,他們應該就能理解了。
楊烜接著說:“第二,要堅持先易後難。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再打集中和強大之敵。先佔農村、中小城市,後佔大城市、水陸樞紐。
“這是由我們的特點決定的。我們當前最大的特點,便是敵強我弱。柿子要撿軟的捏,敵人要撿弱的打。尤其是廣大鄉村,滿清不重視,太平軍亦不重視,是我們的廣闊舞臺。
“鄉村的政權,正由族長、地主把持。咱們只需平分土地給農民,就能爭取到農民支援,就能把廣闊鄉村變為我們的根據地,變成我們的堅強後盾。”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74彡陸7伍
這個問題不難理解,眾將都未表示異議。楊烜接著說:
“由此,就要引出第三個問題,要建立牢固的、堅不可摧的根據地。何為根據地?根據地是黑旗軍賴以生存的基地、基礎,是黑旗軍的龍興之地,是我們的大本營。
“沒有根據地,我們就得不停地遷徙、逃難,就會被敵人牽著鼻子走,就會成為李自成、張獻忠那樣的流寇。有了根據地,我們才會據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地方,才有精力大興教育、開辦工廠。
“清廷的根據地是燕京,各省的根據地是省會。太平軍暫時還沒有根據地,只能四處流竄。不過,楊秀清已經定下了決心,要取金陵作為根據地。我們也必須加緊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先取南寧,再取兩廣。”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