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太平軍特別依賴楊烜的水營,清軍也非常忌憚黑旗軍水營。太平軍離開黑旗軍水營,就如同失去了臂膀,更易遭到清軍打擊。
對於向榮來說,若能招安楊烜,就能拔除太平軍的水營優勢,絕對是一件大功勞。
向榮做官做到綠營提督,已到了職業天花板。除非他兵行險著,立下奇功,否則很難再進一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便是向榮招安楊烜的動機。
楊烜自然不可能接受向榮的招安,但也不能斷然拒絕,而要把話說得模稜兩可,吊足向榮的胃口。他說:
“楊某去年一時糊塗,為報一己私仇,不幸鑄成這等大錯。想起來,總歸是追悔莫及。只是,楊某犯下的大錯,皇上豈會輕易寬恕?
“皇上對我楊氏十分猜忌,你們應該也很清楚。我父親被廣州將軍穆特恩陷害,叔父被滿人排擠,官、爵全丟了。
“向軍門、鄧協臺都是先祖故交,對我十分照顧,誠心幫我歸正。楊某十分感激,只是,楊某乾的事、犯的錯,非同小可。
“我願接受向軍門、鄧協臺的美意。只是,這關係到楊氏一族身家性命,關係到黑旗軍數千將士的安危,還需從長計議。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而且,現在黑旗軍人馬壯大,我手下有水營,有炮營,好多人都想跟著我混個一官半職。如果再讓我當總兵、道臺,未免有些小氣了,我手下的將士如何安置?”
二營長陳虹坐在一旁,秒懂了楊烜的意思,立刻配合演戲,說道:
“大帥說得不錯,我們跟著大帥混,無非想和協臺一樣,混個正兒八經的軍官做,好光耀鄉里。黑旗軍兵馬雄壯,朝廷若想招安我們,總得讓大帥做個提督、藩臺,讓我做個總兵、道臺才行。”
鄧紹良精明強幹,知道楊烜詭計多端,一時半會摸不準楊烜的意思。
若說楊烜想造反吧,他與太平軍不合,至今沒有加入太平軍。若說他想接受招安吧,他又獅子大開口,竟然想做提督。
提督雖是武官,卻也是封疆大吏。譬如廣西提督,手下編制綠營兵人。平時,就算是吃空餉,每年也有萬把銀子進賬。若到戰時,軍費都是天文數字,提督雁過拔毛,想發財輕而易舉。
不過,談判與做買賣一樣,無非是你開價、我還價。鄧紹良好不容易見到楊烜,自然要抓住這個機會,非讓楊烜動心不可。
他笑了笑,說道:“大帥,如今有個天大的功勞擺在大帥面前。若大帥肯接手,若此事能夠成功,料想提督、藩臺也不是不行。”
眾人都來了興趣,忙問何事。
鄧紹良不慌不忙,說道:“大帥何不與向公聯手,一起剿滅長毛?”
身份證
野史記載,太平軍肆虐南方,咸豐帝無計可施,曾做出口頭承諾:誰能平定太平軍,誰就可以封王。
鄧紹良這麼一說,楊烜也有點動心了。不過,他不是為提督、藩臺的官職動心,而是另有他圖。
若能與清軍聯手剿滅太平軍,那麼,黑旗軍能否像歷史上的太平軍那樣,北上湖南,順江而下,定都金陵呢?
拿下了金陵,黑旗軍就有希望割據東南,與滿清爭奪天下。東南為華夏膏腴之地,是建設根據地的不二之選,條件比兩廣優越多了。
歷史上,南方政權奪取天下,只有兩次成功的案例:一次是明朝朱元璋,以金陵為根據地,底定天下。另一次是國民革命軍,以廣州為根據地,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
拋開其他因素講,東南比嶺南更優越,金陵比廣州更適合做大本營。
關鍵是,黑旗軍與清軍聯手,能剿滅太平軍嗎?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