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麼說來,貴縣的來土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日後不管誰成功,另一方都將無家可歸,無田可種,只能走上造反的道路。按現在的形勢看,結合歷史走向,最終落敗的必是來人。
若有人帶著他們造反,這些來人尚能爭取一條活路。若是群龍無首,勢必會被官府、土人屠殺殆盡。
楊烜一直認為粵兵不如桂兵精銳。這些走投無路的廣西來人,勢必將成為最精銳的桂兵。他說:
“貴縣來土之爭,土人必將獲勝,來人必將落敗。這些落敗的來人,將來的出路不多,要麼加入天地會,要麼加入太平軍。我倒覺得,我們可以給他們一條出路,請他們加入黑旗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參謀長馮可欽想了想,說道:“廣西俍兵名聲在外,來人又吃苦耐勞,服從紀律,是很好的兵源。咱們黑旗軍現在只有三千人,按現行編制,至少還有兩千人的缺額。招募兩千來人,問題不大。”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眾人還在盤算如何招募來人,楊烜的思路已經跳到了艇軍上面。他說:
“廣西江河縱橫,而艇軍以船為家,進入廣西多年,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毛科長,你講講艇軍,他們的態度如何?主要分佈在哪裡?有哪些力量?”
楊烜連番發問,迫切之情溢於言表。眾人也感同身受,把目光都投向地圖邊的毛人傑。
作為偵察科長,毛人傑備感壓力。偵察科很受楊烜重視,在人手、財力方面都有傾斜。
但是,偵察科的工作尚有很多不足,顯然不能達到楊烜的期待。有些情報,楊烜已經掌握了,毛人傑尚不知道。
他緩了緩神,說道:“艇軍主要在梧州府、潯州府一帶活動,數量不下十支。目前,在桂平縣一帶的艇軍,一共有七支,主要集中在大湟江口至新圩一帶。
“其中較強者,主要是大頭羊張釗、大鯉魚單芳,各自有一千多人、波山艇上百隻。張釗和單芳關係較好,單芳一向聽從張釗,兩支艇軍經常在一起行動。
“這兩人在艇軍中很有威望,曾兩次投降官軍。但官軍認為他們反覆無常,只讓他們做了個縣衙裡的衙役。現在,兩人再次反叛。
“張釗、單芳曾在官府當差,黑白兩道通吃,隱然成為艇軍首領。他們把艇軍集結在江口圩、新圩一帶,官軍沒有水師,無力打擊他們。
“新圩位於蔡村江與思盤江交匯處,也是紫荊金田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江口圩位於思盤江與潯江交匯處,也是紫荊金田地區與外界溝通的交通幹道。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眼下,官軍駐紮在新圩、江口圩,艇軍也集結在江口圩、新圩,雙方尚能相安無事。我估計,艇軍反覆無常,似乎想在太平軍與清軍之間投機取利。
“不管是太平軍還是清軍,都缺少水師力量。因此,艇軍的態度至關重要。艇軍支援太平軍,太平軍就能衝出金田閉塞之地,進入潯江。
“艇軍支援清軍,太平軍就不能進入潯江,只能從紫荊山區突圍。有流言說,官府準備重新招安艇軍,封他們做正兒八經的綠營軍官。
“聽說也有幾支艇軍去了貴縣,支援來人械鬥。另外,艇軍羅大綱部進攻永安失利,聽說也要撤往新圩。如果算上羅大綱,思盤江上的艇軍就有八支了。”
楊烜注意到,蘇三娘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他轉而問蘇三娘:“三娘,你前面提前過來聯絡羅大綱,可曾見到他本人?有何收穫?”
蘇三娘才二十出頭,風情未盡,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嬌羞。
楊烜見狀,便知蘇三娘與羅大綱有戲,羅大綱也就有可能會歸順黑旗軍了。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