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楊烜,年輕氣盛,稜角分明。在緊身軍服的襯托下,他顯得氣宇軒昂,躊躇滿志。
校場上計程車兵也都注意到了楊烜的新軍服,羨慕、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楊烜目視陳虹,鎮定地說道:“開會!”
陳虹敬以軍禮,答道:“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口口
他轉過身去,中氣十足,對臺下士兵下令:“坐下!”
彷彿觸電了一般,所有士兵由站立改為坐下,動作協調一致。前列的軍官用嚴肅的目光回視屬下,敦促他們保持坐姿。
楊烜對剛才的一幕深表滿意。從陳虹帶隊報告,到士兵站立坐下,事情雖小,卻充分反映出:黑旗軍令行禁止,羽翼已成!
他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兄弟,今日我們在此隆重集會,主要是為了總結表彰。總結我們在前面一系列戰鬥中獲得的經驗教訓,表彰獎勵那些事蹟突出的功臣,懲處個別罪大惡極之徒。
“在這最近幾個月中,黑旗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打了許多硬仗、勝仗,湧現了許多精兵強將。本來,我很想早點開這個會,但因為戰事頻繁,一直找不到機會。
“昨天,我們又打贏了一場大勝仗,再一次打敗了穆特恩。這場仗不同尋常,是一場規模很大的殲滅戰。這場仗充分說明,我們黑旗軍已經發展壯大,已經可以傲立於世了!
“我們有哪些寶貴的經驗?我覺得有五點。”
楊烜停頓了一下,環視校場,發現官兵們個個聚精會神,沒有開小差的。外面圍觀的老百姓裡三層、外三層,也都在聚精會神的傾聽楊烜的發言。
公開場合講話,需要注意保密,要防範奸細。楊烜斟酌詞句,繼續說道:
“第一點,忠誠。兄弟們忠於黑旗軍,沒有三心二意的,沒有陽奉陰違的,沒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士兵忠於連隊,連隊忠於營隊,營隊忠於司令部。我們講忠誠,就能上下一心,就能橫掃千軍萬馬。
“第二點,團結。我們黑旗軍是一個大集體,集體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團結。一根筷子,我們可以輕易把它折斷;一把筷子,大力士也很難把它折斷。這就是團結的力量。
“大家參加黑旗軍之前,經常被官府、被地主欺負。參加了黑旗軍之後,誰還敢欺負我們?只要我們黑旗軍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別說官府、地主不敢欺負我們,就連教民、洋人也不敢再欺負我們。
“清軍為什麼屢屢失敗?因為他們不團結,一方打敗仗了,另一方不去救援;一方打勝仗了,另一方過來搶功勞。我們要打贏清軍、爭奪天下,就要時時刻刻講團結。
“第三點,平等。大家個人職務有高低,有的是軍官,有的是士兵,有的是連長,有的是班長。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黑旗軍軍人。
“我楊烜是軍人,二營長是軍人,在座的各位也是軍人。在人格上,我們都是平等的。軍官不得打罵體罰士兵,士兵亦不得欺瞞軍官。
“黑旗軍上下平等,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立功的機會,都能受到獎賞。只要大家有真才實學,只要大家作戰英勇、踏實肯幹,士兵可以晉升為軍官,排長可以晉升為連長。
“第四點,嚴明軍紀。軍紀嚴明的標準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令行禁止。各營聽司令部的軍令,各連聽各營的,士兵聽連隊的。有了嚴明的軍紀,黑旗軍上下一體,司令部指揮各營連,如臂使指。
“第五點,愛民。愛民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黑旗軍的立身之本。我們要經常唱《愛民歌》,也要嚴格按照歌裡所唱,行軍不得踐踏禾苗,宿營不佔用老鄉主臥,不強買強賣,不調戲婦女。
“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愛護老百姓,老百姓才會擁護我們。老百姓擁護我們,我們才能奪取天下。”
《愛民歌》由楊烜創作,揉和了湘軍的《愛民歌》、後世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使之更為簡潔生動,貼近黑旗軍實際。
扣扣
1853年,曾國藩創辦湘軍,為了提高湘軍軍紀,創作了六百多字的《愛民歌》。歌中所唱“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等內容,已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異曲同工之妙。
黑旗軍的《愛民歌》採用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的韻律,簡潔易懂,娓娓動聽。黑旗軍行軍打仗,往往歌唱《愛民歌》,一方面可以提振士氣,另一方面也能在無形中起到宣傳作用。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