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21章 招安

第21章 招安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三水縣是廣州府下面的大縣,離廣州很近。天地會輕取三水縣,廣州官場震動。得知天地會的頭目是楊烜,兩廣總督徐廣縉不敢怠慢,撥出兩百綠營、五百民團前往平亂。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徐廣縉是個文官,能當上兩廣總督,也頗有過人之處。他精明幹練,善於鼓動民心,對官場形勢把握得非常精準。

這一次,英軍兵臨廣州城下。他賭上官場前途,動員了十萬民團,企圖依靠群眾的力量對抗洋人。

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對抗,徐廣縉逐漸佔據了上風。

此時的歐洲,接連經歷1847年經濟危機、1848年工人革命。英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亦深受重創,無意在東方發動新的戰事。

徐廣縉冒險對抗洋人,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這使他威望大漲,也使他變得頗為自負。

在他看來,楊烜乃名門之後,被逼造反只是因為父親被教民誤殺。只要官府安撫得當,楊烜一定會就坡下驢,接受官府的招安。

況且,楊烜刺殺教民惡霸,百姓都把他看成是英雄。楊遇春才死了十幾年,名聲卓著,門生故吏遍天下。如果貿然誅戮楊烜,一來得罪民間,二來得罪楊遇春的部屬。

徐廣縉一向視民心為做官根本,自然不敢誅戮楊烜。他派兵前往三水縣城鎮壓民變,給前線官兵一個奇怪的命令:以撫為主,避免強攻,尤其不得傷害楊烜性命。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模稜兩可的態度,為楊烜的早期發展提供了十分必要的保護。

三水城內,負責城防的人是楊田。楊田是楊烜的家丁,自小陪伴楊烜長大,祖父是楊遇春的親兵。

跟著楊烜造反後,楊田內心深處的血性也被激發了出來。他雖然才略一般,卻忠心耿耿,恪盡職守。楊烜把兵權分給楊田代理,還是很放心的。

楊烜攻下三水城第五天,官軍才來到三水城外,紮下營壘。

總督主撫,前線官兵也不想打仗,毫無戰備,任由使者入城招安楊烜。

楊田心高氣盛,主張一鼓作氣打垮城外的官軍。他說:

“大帥,官軍廢弛已久,戰鬥力低下。據咱們派往城外的斥侯講,官軍紀律敗壞,所到之處雞犬不寧。綠營兵自恃是正規軍,指使民團搬運軍械糧草。民團自恃人多,又多是廣東本地人,與綠營離心離德。

“綠營軍官作統領,不能調和兩部矛盾,反而偏袒綠營欺負民團。兩者同床異夢,若咱們集中兵力打擊綠營,民團肯定會作壁上觀。

“這兩天,綠營和民團爭相在城外抓取壯丁,挖壕溝,設營壘。官兵爭相在城外商鋪搶劫,甚至為此大打出手。百姓們都說,天地會來了秋毫無犯,官軍來了雞犬不寧。

“如今官軍初來乍到,立足未穩。若大帥許我挑選一支精兵,出城衝擊敵營,必能一擊得勝。”

自從楊烜入主三水城後,屬下開始不約而同地改稱他為“大帥”。這個稱呼比至臻堂裡的“白扇”好聽多了。

楊田同樣對天地會沒有好感。在他的樸素認知裡,要不是受天地會牽連,少爺不會入獄,老爺不會慘死,楊家也就不會捲入滿漢之爭。

如今少爺不得已扯旗造反,楊田是楊家的忠僕,自然要誓死追隨少爺。

但楊家聲名顯赫,屈尊加入天地會,豈不有辱先祖威名?

令楊田意外的是,楊烜並不同意襲擊官軍。他說:“官軍有七百多人,武器精良,糧草充足,卻在城外紮營,既不叫陣,也不圍城。由此可知,官軍志在自保,無意攻城。

“咱們目前的優先工作是募兵、籌餉,官軍在城外不著急,咱們在城內也不要急。等咱們募足了兵,籌足了餉,再考慮打擊官軍的事。”

楊田頗感疑惑,主公敢造反,怎麼就不敢面對面打擊官軍呢?官軍雖然佔有優勢,但他們紀律廢弛,不足為慮呀!

猶豫了半天,楊田終究沒敢問。

楊烜見狀,便解釋道:“咱們雖有了幾百兵馬,但一切都是草創,人心未附。若咱們貿然出擊,若一不小心吃了敗仗,就會動搖軍心,那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就可能脫離我們的隊伍。

“咱們羽翼未豐,凡事都應慎重。若沒有十足的把握,不得貿然出擊。你這種急躁的心理,要不得。如今你作了軍官,手下統領幾百個士兵,更要格外注意,凡事都要沉得住氣。”

楊田信服,只得照辦。他帶著士兵日夜巡視各處城門,防止官軍攻城。

楊烜則在城內好整以暇,好酒好肉地招待徐廣縉的使者。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那使者受徐廣縉所託,一心想招安楊烜。見到楊烜後,他開門見山說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