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16章 奪佔三水縣城

第16章 奪佔三水縣城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滿清疆域遼闊,至道光時,尚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國土。要維持這樣廣闊的國土,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國防力量。

滿清的正規軍主要由八旗和綠營組成。八旗有二十一萬人,綠營有六十二萬人。八旗部隊在順治、康熙年間便已衰弱,到了乾隆年間更是一觸即潰,戰鬥力下降驚人。

自乾隆時,綠營取代八旗,成為滿清最為倚恃的正規軍。

但是,綠營身上也有很多弊端:

一、綠營兵皆為世襲,軍餉太低,養活不了家人,社會地位很低。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二、除了作戰之外,綠營還要承擔緝捕盜賊、巡視河堤、守衛監獄倉庫等任務,任務負擔較重。

三、綠營的武器、戰馬,包括訓練中消耗的弓箭、彈藥等都由綠營負擔,從綠營軍餉中扣除。為此,綠營兵對訓練並不積極,甚至非常牴觸。

四、若有大的戰役,清廷習慣性地抽調各地綠營兵,交由某個武將指揮。武將之上,又要設定一個文臣出身的欽差大臣,總領兵權。由此造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

到了嘉慶、道光年間,綠營也蛻化嚴重,喪失了戰鬥力。為了對付白蓮教起義、天地會起義、回民起義等民變,朝廷又創造性地發明了團練武裝。

團練武裝由地方經辦,經費由地方分擔,朝廷不必承擔全部軍餉。戰事結束之後,團練便告解散,官府並不負責安置團勇。

這種臨時性的武裝,可以有效節省軍費。但由此又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團練解散後,失去生計的團勇走投無路,大批次地加入天地會。他們經歷過戰爭的歷練,熟悉兵事,組織程度高,對官府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例如,縱橫兩廣內河的天地會艇軍,其骨幹便來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團勇。除了艇軍,兩廣境內的“廣馬”、“西馬”等天地會武裝,其骨幹大都參加過第一次鴉片戰爭。

所謂“廣馬”,是指發源於廣東本地的天地會武裝,後在官軍打擊下逃到了廣西。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所謂“西馬”,是指發源於廣西本地的天地會武裝,一直在廣西本地開展武裝鬥爭。

1850年,滿清正規軍虛弱到了極點。

就連三水縣城來說,城內編制有四十多個綠營兵,城外設有一個巡檢司,編制八個綠營兵。這就是三水縣境內的所有清軍正規軍。

一個鄉下土財主陳忠浩,尚且還豢養了兩百個團勇呢!一個三水縣城,竟然只有五十多個訓練廢弛的綠營兵。

滿清基層統治之空虛,皇權之旁落,由此可見一斑。

楊烜沒有把握強攻陳家堡,卻有足夠的信心攻打三水縣城。他和楊田帶著五名戰兵,冒充成商人,大搖大擺地來到三水縣城東門。

東門處只有三個綠營兵,正在懶洋洋地盤查行人。

綠營兵軍餉很低,普通守兵每月軍餉只有一兩多銀子。但他們實行世襲制,算是吃皇糧,子孫後代都有“編制”,有保障,比普通農民還是強了許多。

因此,綠營兵雖然地位低下,卻並不會輕易辭職。他們在軍職之外,還會兼職從事其他工作,例如做個小買賣、在縉紳家裡幫工等,以補貼家用。

除此之外,綠營兵還有不少肥差,可以從中撈到油水。比如負責把守倉庫的、城門的、監獄、水卡等崗位的綠營兵,都能從中漁利。

讀者身份證

楊烜等人扮作商人,推了兩輛獨輪車,照例要受到綠營兵的盤問。

楊烜沒好氣地說:“我們是陳家堡陳老爺的家丁,獨輪車裡運的是藥材。陳老爺早已跟知縣大人打過了招呼。

“知縣大人說了,這些藥材都是救命用的,各處稅卡不得徵稅。各處兵丁也要免予盤查,立即放行。”

綠營兵驕縱慣了,哪受過這種氣?為首的老兵立馬不樂意了,喝道:

“我們是為皇上當差的,知縣大人也是為皇上當差的。大清律例規定,商旅貨物出入城門,守門官兵有權盤查。你不肯讓我們檢視貨物,怕是裡面藏著什麼不該有的東西吧!”

楊田趕忙湊過來,說道“老總息怒。我們陳老爺是三水縣有頭有臉的縉紳,這些貨物也都是剛從廣東進來的藥材。您要是不相信,開啟小推車上的罩子看一下就知道了。”

那老兵毫不客氣,對手下兩個綠營兵說道:“兄弟們,好好查一查。要是弄不準的,咱們先留下幾個樣品,回頭再慢慢鑑定。”

這話裡的潛臺詞已經很明顯了。老兵暗示屬下揩油,屬下正求之不得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