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真定傳來情報,是關於春耕的事情。”
趙泰聽到這話皺起了眉頭,因為春耕的事情他已經交待過,現在也還只是剛到二月,難道又有什麼變故?
“拿來看看。”
春耕的事情他早就定下了基調,哪怕他說的高產作物聽起來離譜,可以他在常山的威望,就算有世家從中作梗也不能使百姓出現亂子。
不過也不是絕對,在沒有真正看到之前,真要有人拿這個事情做文章,百姓哪怕信趙泰,久而久之心裡也會產生動搖。
可當趙泰看到紙張上的內容後,發現還真有人在質疑趙泰,並且連著把這種質疑傳到了百姓之中。
“真定有十數個讀書人前來,就作物高產一事議論質疑,且在城內傳出這些後使百姓議論紛紛,恐有勢大之禍,望主公知悉。”
內容很短,看上去問題也不是很大,外來了十幾個讀書人而已,算不上什麼稀奇事。
關鍵只在於他們把話題傳了出去,讓百姓討論起來就沒完沒了,甚至會以很快的速度傳播出去。
已經經過一次這種事情的常山郡,對高產作物的問題早就議論過了,之後就很快平息了下去,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甚至在百姓心裡還期待著高產作物的出現,過好日子誰又會不想呢。
現在之所以又把話題挑了起來,恐怕也是因為離春耕越來越近的原因。
百姓不一定會就此事質疑趙泰,怕就怕傳著傳著變了味道。
很小的事情,卻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可對那些人抓又不能抓,畢竟人家又不是犯罪。
因言獲罪那一套趙泰不會搞,除非性質惡劣,這些人的性質可當不上惡劣這兩個字。
“可知這些讀書人的名姓,何方人士。”
問名姓是趙泰想知道這些人裡面有沒有什麼大才,如果有的話趙泰不介意招攬一番,就當給自己的班底添磚加瓦。
招不到也沒事,見見也是好的。
尤闞早有準備,將另一張紙拿了出來。
“請主公過目。”
十幾個名字看下來,每一個趙泰都仔細思索,結果發現都沒什麼映像,不過有兩個人讓趙泰來了興趣。
“田豐,鉅鹿人。”
“沮授,廣平人。”
看到這兩人的名字後趙泰不自覺的唸了出來,尤闞不知道趙泰為什麼在十幾個人之中單獨念出這兩個人的名字。
而這裡面有一個人,的確是他想要稟報的。
“主公,田豐此人每日高談闊論,時時指責主公的不是,且根本就沒有避諱過任何人,而言論之所以會傳入百姓之中,此人的作用當為眾人之最。”
聽到尤闞這麼說,趙泰非但不生氣,反而笑了起來。
因為這就是田豐的性格,要是他會避諱別人而不敢說話,那就不是田豐了。
因為剛直說真話,結果因為這個原因被袁紹殺掉的人,田豐是獨一份。